M11 確實是一個全新的設備......它看起來就像你祖父的。它的外觀具有欺騙性:雖然它看起來與任何其他徠卡相機相同(除了 M5,它是一個 UFO),但每個角度都經過審查、稍微修正、移動、重新評估。
但尤其是在內部,一切都改變了:新的感測器、新的影像處理器(對於 M 來說是新的,因為它與 M 的相同)SL2)、新電池、新選單、新電源電路、新光測量系統、新USB插座等。 M11 的外觀比以前的迭代更具欺騙性。
在說成像部分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外殼。是的,它看起來很舊,但其實很新。值得注意的是,M11 的黑色版本採用了鋁頂蓋,而不是傳統的黃銅頂蓋,而銀色版本仍然採用這種頂蓋。好處?體重計上少了 130 公克。
新電池、USB C 連接埠和整合內存
M 在其歷史上第一次無需拆卸舊式鞋底即可更換卡片和電池。後者比過去更耐用,因為它允許您拍攝多達 1000 張圖像,使用徠卡 Q2 的“按下並移除”格式 - 這更好。
關於記憶卡,如果M11只有一個SD卡插槽,那麼它就像後期的徠卡T一樣,直接在主機板上整合了記憶體(64 GB)。足以不僅允許「雙」模式(一側為 JPEG,另一側為 RAW,等等)。而且對於像我這樣有時會忘記帶 SD 卡在家的麵條來說,這也是一個安全浮標。
我們也很欣賞USB-C 插座的到來,當然,它位於設備下方,但它不僅可以卸載照片,還可以為設備充電,甚至從iPhone 或iPad 控制它- M11 甚至是一款具有以下功能的產品:相容性已通過 Apple 認證。
一個感測器:三種定義和三種虛擬焦距
長期局限於 24 Mpix 陣營,徠卡憑藉其M10 單色等M10-R, 盒子源自M10其中整合了 40 Mpix 感測器。 M11 在這方面走得更遠,配備了 60 Mpix 感應器,足以滿足尋找超大照片或作物的攝影師(尤其是風景愛好者)的需求。
但徠卡更進一步,整合了一個根據某些智慧型手機感測器原理工作的感測器。透過將光電二極體分成四個並建立群組,M11 提供三種影像定義:60 Mpix、36 Mpix 和 18 Mpix。這裡的優點是為不同的用途提供硬體管理的三個層級。肖像攝影師和景觀設計師會跳上60 Mpix,經典記者會跳上36 Mpix,「顛簸」記者會欣賞18 Mpix,它不僅節省存儲空間,而且還限制了模糊的麻煩——感應器,就像光學器件一樣還沒有穩定下來。
三個定義,也是三個「焦點」。最後,虛擬裁切焦段,像什麼盒子一樣徠卡Q2。這種數位變焦(無法再現原始光學元件的視角變化)有兩個位置:x1.3 和 x1.8。所以 35mm 就變成 45mm 或 63mm了。清晰度分別從 60 Mpix 變為 39 Mpix 和 18 Mpix。當我們沒有變焦時,我們就有想法。
最後,讓我們向舒適的感光度範圍(從 ISO 64 到 50,000)以及不斷增加的緩衝記憶體致敬。這還不足以讓混合用戶夢想 - 我們談論的是 60 Mpix 的 13 個連續圖像,因此速度為 4.5 fps。
最後是電子快門
在底片單眼相機時代,徠卡快門,尤其是帆布快門,產生的噪音要少得多,這使得它們更加謹慎。從此,混合動力車的電子快門就讓大家認同了。 M11 是德國品牌中第一個大膽嘗試的「M」:它將機械快門與數位快門結合。
除了前面提到的自由裁量權收益之外(然後我們變得完全沉默),我們必須添加另一項技能:能夠在光天化日之下使用該品牌最亮的光學器件(高達f/0.95),而無需求助於濾鏡。事實上,雖然 M 的機械快門限制為 1/4000e, 1/16000e因此,電子快門可讓您降低兩種曝光速度。適合在光天化日下以 f/1.4 拍攝人像。
當徠卡說“不”時,就意味著“不”
M11 是徠卡 M。有被攝體眼動追蹤的死亡連拍模式(連拍僅限於速度和手動對焦)、沒有超遠攝鏡頭(測距儀不允許這樣做)等。
不要將此視為對該設備的嚴厲批評,事實並非如此。徠卡 SL2 可以滿足尖端的通用相機/視訊愛好者的需求,而 M 仍然是「老派」攝影領域。從表面上看,宣布的改進都是為了尋求公眾對此類設備的滿意度。除了一個細節:價格。該設備的售價為 8,350 歐元,仍然是獨一無二的。但還是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