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面對現實:當一台新機器在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電腦500 強中佔據杆位時,我們急於強調這些計算能力的巨人......而忽略了關於它們的很多事情。
一排排的機櫃裡裝滿了數百萬個 CPU 核心、最強大(也是最昂貴)的 GPU 和錯綜複雜的網絡,超級電腦在計算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的現實比簡單的實力排名要複雜得多。因為這個Top500的背後當然有技術進步、有影響力的利益,但也有一個簡單化的排名,無疑是有偏見的、完全不完整的。
獨特且還原性的測試
讓我們來談談這個最強大的超級電腦的排名。它對應什麼?基於單一基準的性能測量HPLinpack,原始 LINPACK 的高度並行化版本。正如 Top500 網站明確指出的那樣,這個基準測試不能反映機器的真實技能和性能,而只是「解決密集線性方程組的系統的性能」。
然而,超級電腦需要解決的負載和計算性質在不同領域有很大不同。無論是氣像或核模擬、人工智慧訓練、解決組合問題以尋找新分子或試圖破解安全密鑰,不同的機器或多或少都比其他機器更適合某些類型的計算。 HPLinpack 並不是一套異質效能測量工具。
正是這種相對多樣的計算類型以及限制,例如特別是安全性,解釋了電子元件的其他相對多樣性。
決定排名演進的技術進步
從邏輯上講,排名的溝通主軸圍繞著新組件的到來。 CPU 和 GPU(以及日益強大的人工智慧加速器)變得越來越強大,為公司展示其實力提供了機會。各大新一代晶片都是它們的展示品。
最近的例子是 AMD 的登頂,該公司為歷史上第一台(官方)百億億級超級電腦提供動力。英特爾永遠的挑戰者,AMD 正在蠶食其市場份額,而英特爾多年來一直在 Top500 中遙遙領先。隨著近年來的進步,AMD 已成功將其 CPU 和 GPU 應用於重大專案中。
這是否證明品牌 A 或 B 更有效率?不僅如此:HPLinpack 具有高度並行性,晶片(和核心)越多,電腦的效率就越高 - 即使組裝這些機器的公司(如 HPE)面臨的挑戰是確保功率的增加與盡可能線性。但對於專案經理選擇晶片的公司來說,Top500(第一名)的名額是良好「有機」宣傳的保證。
那些想要發光的人
任何有關進入該 Top500 的公告 – 尤其是頂級! – 因此對某些公司來說是一個大放異彩的機會。成熟的「經典」晶片供應商—英特爾、AMD、Nvidia 等。 – 較不主流的整合商,例如 Atos、Cray/HPE 等。前者的額外廣告、後者的專業知識證明、文章和交流都是遊戲的一部分,旨在讓人們談論自己並突出有時需要數年時間的工作。
這幾乎也是一個地緣政治問題。在這個舞會上,不僅公司、大學、地區和政府也交流了他們在電腦「世界」中的地位。溝通有幾個目的:突出團隊的實力、吸引力、資質水平、設備水平(某所大學最有實力等),同時也展示世界實力已經變得多極化:歐洲及其最近的項目——我們在這裡想到的是法國阿達斯特拉 (10e)或芬蘭 Lumi (3e)——在本次Top500中力圖增強對抗美國的“實力”歷史統治。而且還要面對一個中國,即使它沒有佔據該領域的榜首(官方說法,請閱讀下文),在該列表中擁有最多數量的參考機器。
那些留在陰影中的人…有時是故意的
由於聚光燈是定向的,許多公司常常處於大牌的陰影之下,至少對大眾來說是如此。有我們已經講過的HPE Cray,上面提到的芬蘭和法國機器的主要承包商,還有第一台(小型)太空超級計算機。還有像 IBM 這樣的組件供應商,由於退出消費機器領域以及其晶片的特殊性,他們很難看到光明——儘管為 5 提供動力的是 Power9 晶片。e排名...並且它的 z 伺服器管理我們的銀行交易。但這是注意力廣度和市場專業的遊戲。
另一方面,其他人並不尋求陰影,而是徹底的黑暗。這些「其他人」是與國防或情報相關的政府和政府機構。正如《新科學家》中的一篇文章很好地解釋的那樣,Frontier 與其說標誌著百億億級超級電腦的正式開放,不如說它標誌著這種機器進入了公共清單。
確實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國或美國的機構無疑已經超越了這種非官方的力量。美國國家安全局長期以來以聘請當代最優秀的數學家和電腦科學家而聞名。過去的醜聞,例如棱鏡計劃強調了各個情報機構對計算和資料處理速度的巨大需求。價值數十億美元的 JEDI 招標讓我們了解了官方合約的價值規模。
考慮到預算及其國際願望,中國顯然也有相同的運算能力設備政策。中國政治組織的專制性質使得這類計畫比西方民主國家更容易隱藏。誰說許多分析家認為她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很謙虛。
這是否意味著Top500排名要被丟掉了?完全不是:它可以衡量某些處理器架構的受歡迎程度(這裡的選擇更多是技術性的而不是政治性的)、不同公司的市場份額、不同國家/大學的雄心和資源、能源效率的發展(透過第二次Green500排名)晶片等但它不能讓新手對這個或那個架構有明確的看法。它不允許我們知道誰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而只能知道那些我們願意公開的計算機。
來源 : 新科學家/M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