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一直與您談論台積電的 4 奈米和 5 奈米晶片以及即將推出的 3 奈米晶片,那麼其部分業務是基於不太先進的雕刻細節(行話中的「節點」)。甚至更不先進:25% 的營業額是在 40 nm 以上的節點上產生的 –還有很多 65 nm 甚至 90 nm。台積電希望其客戶徹底告別舊技術,至少轉向 28 奈米。
半導體危機仍肆虐特別受影響的汽車製造商與我們的 PC 和智慧型手機晶片相比,使用「粗糙」雕刻晶片的客戶。隨著電動車的出現,每輛車的晶片數量將呈現爆炸性成長。在紙面上,某些零件不一定需要雕刻得盡可能精細——在汽車產業,我們更喜歡最成熟、因此最穩定的節點。
除此之外,正如台積電一位經理在被問到為什麼他的公司不想增加 40 奈米產能時所解釋的那樣,「你建一座晶圓廠,需要兩三年才能投入營運。所以你真的必須考慮產品未來的位置,而不是產品現在的位置。」。要知道,台積電在 2025 年投產 40 奈米工廠是沒有用的,這是一種現在的「低端」工藝,可能無法支付其工廠費用。
這就是為什麼台積電承諾將產能提升50%該公司認為「成熟」節點的未來:28 奈米。事實上,它是過渡到 FinFET 結構之前平面晶體管的最新雕刻技術之一。因此,台積電將盡一切努力說服客戶從 65 nm 或 40 nm 切換到 28 nm 甚至 22 nm 的不同版本。這種小型化絕非微不足道,它帶來了技術挑戰和財務限制。縮小晶體管的尺寸可能需要對晶片設計進行深入審查——這已經帶來了額外的成本。此外,28nm比舊節點貴。
但製造商可以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因為除了這種更高的雕刻技巧可以為他們的晶片帶來能量增益(因此他們可以收取更多的費用),如果每個矽片實際上更貴,它還有很多更多籌碼。如果門票價格更高,從長遠來看,成本可能會平衡——除非外部因素(新的流行病及其短缺、戰爭等)繼續加上劇本已非常緊張的局勢。
無論如何,如果台積電不打算拆除其舊工廠,那麼這個訊息很明確:這家台灣巨頭只會從 28 奈米開始增加產能。那些想要更大的人將不得不忍受長時間的延誤或尋找其他地方。
來源 : 安南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