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rot Zik 3:承諾
那是在柏林,2015 年 IFA 展廳,鸚鵡透露Zik的第三個版本,其獨特的藍牙和有線耳機充滿了電子產品。製造商通常會做出的改進包括更透明的降噪、更好地管理摘下耳機後自動聲音中斷的功能,以及 iOS/Android 應用程式中的更多設定。如果在演示過程中,Parrot 讚揚了透過 Qi 充電站為其小馬進行無線充電的優點,那麼該法國品牌僅以 35 歐元的價格提供該選項。再加上 350 歐元的頭盔成本…同樣的價格更好嗎?讓我們看看!
Parrot Zik 3:現實
沒有三個就沒有兩個。 Zik 3的設計與之前的型號幾乎相同:Parrot耳機的線條仍然是設計師Stark之手鑿出來的,從幾乎方形的箍,到橢圓形而不是圓形的耳機。現在有多種飾面可供選擇(綠色、紅色、象牙色等),我們有機會測試黑色型號,其仿皮革覆蓋層像鱷魚皮一樣裂縫。頭帶和耳機上的皮革完全包覆著耳朵。
結構的其餘部分仍然採用陽極氧化/拉絲鋁,看起來很棒。為了保護包包裡的 Zik,Parrot 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毛氈套。對於價值 350 歐元的頭盔,我們期望至少有一個剛性甚至半剛性的蓋子。
還是在人體工學小新奇方面,耳機的高度調整增加了一個檔次,非常適合大頭。讓我們以秤上標註的重量結束:290 克,一旦將頭盔放在頭骨上,負載就會正確分佈。
改進的自動靜音系統
在右耳機內部,我們發現了壓力感應器,一旦用戶將其取下,它就會完全切斷聲音,甚至完全切斷耳機。請注意,這不會停止來源上的播放。這只是避免浪費內建電池的電量。
而且,在藍牙模式、預設降噪開啟的情況下,續航時間接近7小時。這比之前版本的 Zik 好了一個多小時。
當耳機重新放置在頭骨上時,聲音逐漸恢復到初始音量。這是一種保護佩戴者耳膜的明智且有價值的方法。然而,我們觀察到打哈欠或下巴(非常)強烈的收縮有時可能會導致程序暫時中斷。不過很明顯,Parrot 的智慧靜音系統的靈敏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Parrot Zik 3:更少…噪音降噪
與所有 Ziks 一樣,版本 3 使用分佈在耳機前後的麥克風,以便主動降噪功能正確且盡可能精細地工作。因為,請記住,耳機會捕捉外部噪聲,對其進行分析並產生相反的頻率,以使被識別為寄生的音素短路。如果打開以前的版本,頻率抵消中固有的白噪音非常明顯,甚至令人不快,Zik 3 很好地糾正了這一點。它在這方面的表現幾乎與最新的 Bose 耳機一樣好,安靜舒適 25,僅有線。還要記住,透過與 Android 和 iOS 相容的免費 Parrot 應用程序,最多可以調整 4 種不同的衰減強度。
高品質的對話
耳機麥克風也用於拾取語音,因為當然,新款 Parrot 耳機還可以用作智慧型手機的豪華免持套件。此外,噪音消除模式之一,即所謂的“街道» 讓您將環境噪音(例如街道)輕微整合到耳機中。因此,用戶並沒有完全與道路交通、自行車和其他匆忙的披薩外送員隔離。
至於模式“街頭最大。 ”,它可以確保耳機佩戴者聽到周圍的一切,並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聲音音量。沒有什麼比避免在地鐵或街上大喊大叫更好的辦法了,這會讓你的同齡人受到你的談話的影響。
最後,該應用程式的有趣功能之一是雜訊圖。為了實現這一點,Parrot 依賴所有使用過上述應用程式中的噪音監聽功能的 Zik 耳機使用者。因此,與 Zik 2 一樣,此選項可讓耳機根據您所處的位置自動調整主動降噪。環遊世界很有趣Google地圖並確定有記錄的噪音污染最高的區域。
在藍牙中,具有經典插孔,現在在 USB 中
借助 Zik 3 耳機,Parrot 在連接方面增加了第三根弦。除了透過藍牙進行無線連接和使用 3.5 毫米插孔電纜的有線模式外,耳機現在還可以透過 USB 連接到 PC 或 Mac。
因此可以在電池充電的同時聽音樂。注意,在 USB 中,降噪起作用實際上。如果不……切斷聲音就不可能停用它。當然,在這種配置中,耳機中的前級擴大機接管了電腦的音效卡。
另請注意,這是一個好點,無論連接模式如何,觸控音量控制都可以工作。因此,只需向上或向下滑動右耳機即可改變聲音強度。相反,播放、暫停、接聽電話功能(可以透過多次敲擊同一個耳機來啟動)在USB中不可用。僅在有線和藍牙模式下。
您的聲音,有或沒有降噪?
自從我們一直在測試降噪耳機以來,觀察結果始終是一樣的:只要它們在積極的(有衰減)被動的(無衰減,僅有線),它們不提供相同的音質。 Parrot Zik 3 也不例外。
在被動使用中,聲音平淡、毫無生氣。我們的印像是所有的樂手都在互相演奏,聲音很難發出來,總之音場缺乏寬度和深度。這當然不是理想的聆聽模式,但是,讓我們明確一點,當您在飛機或火車上、電池電量耗盡而您仍然想聽音樂時,它會很有幫助。
當然有!
當您按下耳機的電源按鈕時,耳機中會響起輕微的咚咚聲,表示電子設備正在啟動,您會發現非常令人滿意的音質。這些作品獲得了動力、呼吸,聲學場景也獲得了動力。但還是沒有深度。因此,某些背景旋律很難在整體渲染中找到一個小位置。此外,鈸有時在歌曲中聽起來非常平淡,通常它們在鼓手的瘋狂敲擊下產生共鳴。
即使使用均衡器或應用程式的聲音設定檔創建工具甚至來源的均衡系統,也很難趕上,因為缺陷會影響特定的頻率範圍。
技術已經說了:高音非常消散
而且,使用我們的測試設備後,當開啟降噪功能時,頻率響應曲線確實更加乾淨、更加規則。我們注意到低音的力量逐漸增強,中音也非常明顯。最重要的是,定期。高音有一些弱點,特別是在高音區域。該佈局讓人想起過山車線路,類似於“W”,最後一個“腿”比其他三個更大。聆聽過程中註意到的缺陷在這裡是顯而易見的:在 9000 到 11,000 Hz 之間,這是一團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