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特大学古生物学和生物圈进化中心的古生物学家首次确定了使古代翼龙能够长到巨大体型的进化适应。
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转折——在地面上有效行走的能力在决定最大的飞行动物能长到多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动物的翼展可达10米。
在一项新研究中发表10 月 4 日现代生物学由莱斯特大学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检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翼龙的手和脚以及它们的整个进化史。
他们发现了令人惊讶的变异水平,类似于在现存鸟类中观察到的变异。这一发现表明,翼龙并不局限于天空中的生活,还适应了广泛的陆地生活方式,从早期物种的爬树到后来物种的更多地面生活方式。
翼龙是第一种真正的飞行脊椎动物,其进化展示了生命史上一些最引人注目的适应。虽然这些生物因其在中生代(252-6600万年前)的史前天空中翱翔的能力而闻名,但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翼龙在不飞行时的生活地点和生活方式具有惊人的高度多样性。
主要作者、莱斯特大学地理、地质和环境学院古生物学和生物圈进化中心的博士研究员罗伯特·史密斯解释说:“早期的翼龙非常擅长攀爬,它们的手和身体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脚,类似于今天攀爬蜥蜴和啄木鸟等鸟类的脚。
“长时间用指尖紧贴垂直表面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对于小型、轻量的动物来说,这要容易得多。”
这些早期翼龙可能仅限于树栖栖息地,因此体型较小。然而,在侏罗纪中期发生了重大的进化转变,翼龙的手和脚变得更像地面动物。
这些对地面运动的适应开辟了新的生态机会,导致了各种各样的进食策略。由于摆脱了垂直生活所带来的体型限制,一些翼龙能够进化到翼展长达 10 米的巨大体型。
莱斯特大学的合著者大卫·昂文博士补充说:“在早期翼龙中,后肢由飞行膜连接,这严重阻碍了行走和奔跑。在后来的更先进的翼龙中,这种膜沿着中线分开,允许每个后肢独立移动,这是一项关键的创新,再加上手和脚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翼龙在地面上的活动能力。
“摆脱了攀爬的限制,这些后来的翼龙可以长到巨大的体型,其中一些物种成为中生代真正的巨人。”
手和脚的细节很明显。在早期翼龙中,手指和脚趾根部的骨头相对较短,而距离身体较远的骨头则大大拉长,最终形成大而弯曲的爪子——这些改变共同形成了强大的抓地力——非常适合攀爬。
相比之下,后来更高级的翼龙表现出相反的模式:手指和脚趾根部的骨头更长,而靠近尖端的骨头则更短。它们的爪子也更平坦,弯曲程度更小,这表明它们更适合行走而不是攀爬。
史密斯补充说:“这些发现强调需要检查翼龙运动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飞行,以充分了解它们的进化。翼龙能够飞行只是它们故事的一部分。通过探索它们如何生活在树上或地上地面上,我们可以开始了解它们在古代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当翼龙到达地面时,那里已经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恐龙和许多其他爬行动物。翼龙通过利用这需要飞行和行走能力。
这导致了一些奇怪的进食策略,例如进化出数百个用于滤食的细针状牙齿。这种显着的特征与现代火烈鸟的进食方式类似,在第一只火烈鸟进化之前至少出现了 1.2 亿年。
引文:研究确定了翼龙何时以及如何从微小的爬树者转变为高耸的陆地泰坦(2024 年,10 月 4 日),2024 年 10 月 4 日检索自 https://webbedxp.com/zh-CN/science/jamaal/news/2024-10-pterosaurs-tiny-树攀爬者-towering.html
本文档受版权保护。除出于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的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任何部分。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