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極端遙遠的螺旋星系的光被彎曲並通過星系群集SMACSJ0028.2-7537的重力放大,變成一個稱為愛因斯坦環的環形結構。
該複合圖像結合了Webb近紅外攝像頭(NIRCAM),Hubble的寬場攝像頭3(WFC3)和用於調查(ACS)儀器的高級攝像頭的數據,顯示了銀河系群SMACSJ0028.2-7537的橢圓形銀河系周圍的愛因斯坦環。圖片來源:NASA / ESA / CSA / Webb / G. Mahler。
愛因斯坦環當來自非常遙遠的物體的光彎曲到一個龐大的中間物體時,也會被稱為Einstein-Chwolson環或Chwolson環。
“這是可能的,因為時空是宇宙本身的結構,是由質量彎曲的,因此在空間和時間上行進的光線也彎曲了,”列日天文學家吉拉姆·馬勒(Guillaume Mahler)和同事說。
“這種效果太微妙了,無法在地方一級觀察到,但是在處理巨大的天文尺度上的曲線時,有時可以明顯觀察到。”
“例如,一個星系的光在另一個星系或星系簇周圍彎曲時。”
“當鏡頭對象和鏡頭對象完全排列時,結果就是獨特的愛因斯坦環。”
“這是鏡頭對象周圍的一個完整圓或部分光圈,具體取決於對齊的精度。”
“這樣的對像是研究星系太微弱和遙遠而無法看到的理想實驗室。”
新圖像由韋伯的nircam(近紅外攝像機)儀器作為一部分強烈的鏡頭和簇演化(切片)調查。
天文學家說:“愛因斯坦環中心的鏡頭星係是一個橢圓形的星系,從銀河的明亮核心和光滑,毫無特色的身體可以看出。”
“這個星係屬於一個名為Smacsj0028.2-7537的星系集群。”
“包裹在橢圓星系上的鏡頭銀河係是螺旋星系。”
“即使它的光線在其路徑上繞著銀河系傳播時已經扭曲了圖像,單個明星簇和氣體結構也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