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海条约》将有助于保护公海野生动物免受过度捕捞、污染、海上交通和深海采矿的影响。图片来源:地球剧院/Shutterstock.com
2023 年 3 月 4 日星期六晚,联合国 (UN) 成员国最终就旨在保护公海的条约的法律框架达成一致。这一发展几乎20年正在形成,是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然而,这只是漫长旅程的第一步。
联合国公海条约将世界 30% 的海洋划入保护区,这对于履行 30x30 承诺至关重要COP15生物多样性会议2022 年 12 月。这一承诺旨在到 2030 年将地球三分之一的陆地和海洋指定为保护区。如果没有这项新条约,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极其渺茫,因为没有其他法律机制来建立海洋保护区公海。
海洋属于所有人
“公海”是指超出国界的海洋。这些国际水域约占世界海洋的三分之二,并向所有人开放。这意味着没有哪个国家对它们拥有管辖权,也无法做出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免遭剥削、过度捕捞或航运运输的决定。到目前为止,这使海洋生物处于弱势地位。
有什么风险?
国际水域是海洋多样性最大的水库之一,为各种物种提供栖息地和迁徙路线,例如鲸鱼,鲨鱼,海龟, 和海鸟。它们还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生态系统,例如深水珊瑚,是稀有海洋生物的家园。然而他们都面临着危险。
2022 年 12 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评估认为近10%的海洋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最大的威胁仍然是不可持续的捕捞、污染、疾病和气候变化。这IUCN 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目前包括 150,388 个物种,其中 42,108 个物种面临灭绝威胁。 IUCN 还发现,41% 的受威胁物种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人为气候变化由人类活动驱动的气候变化不仅导致更多的高温天气,而且还造成了历史最高的海洋温度。近年来,这些海洋热浪增加了 20 倍以上,如果全球气温上升 3°C (5.4°F)。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因为在工业时代之前,这样的热浪一百到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公海条约》提供了什么?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一行动是多边主义的胜利,也是全球努力应对当前和子孙后代面临的海洋健康破坏性趋势的胜利。”陈述。
新的公海条约是此类条约中的第一个,将为保护国际水域免受工业捕捞和深海采矿的影响提供法律框架。它还提供了增强气候变化抵御能力的机会。然而,争论和挑战仍然存在。
特别是,对这些地区的保护水平一直存在争议,但仍有待解决。
此外,关于如何分配海洋遗传资源利益的争论仍在继续,需要在最终文件中得到坚决一致。公海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研究,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有许多可能造福人类的新发现。海洋遗传资源——来自植物和动物的生物材料——非常有价值资源用于药物化合物、化妆品、食品补充剂和一些工业流程的开发。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开始将海洋遗传资源商业化。在这方面,条约必须就如何更公平和透明地分享这些资源以及从中获得的利润提供指导,”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罗伯特·布拉西亚克(Robert Blasiak)说道。说在一个陈述。
根据一个陈述绿色和平组织海洋活动家劳拉·梅勒博士表示:“我们现在终于可以从空谈转向真正的海洋变革。各国必须尽快正式通过并批准该条约,使其生效,然后提供我们星球所需的受到全面保护的海洋保护区。交付 30×30 的时间仍在流逝。我们还剩下五年的时间,我们不能自满。”
现在,批准和实施该条约的艰苦工作已经开始。该条约需要得到联合国成员国的正式通过,并得到至少60个国家的批准才能生效。关于海洋保护的性质以及如何管理和执行海洋保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进一步的辩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