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荷兰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世界上最小的数据硬盘。虽然很小,但可重写的数据存储设备可以存储每平方英寸(TBPSI)的500吨,这足以存储人类编写的所有书籍。
磁盘使用氯原子来提出尚未设计的数据的最有效方法。与目前在市场上可用的最有效磁盘相比,磁盘的存储密度为500 tbpsi的500倍。
研究人员采用的新技术涉及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该隧道显微镜(STM)使用锋利的针头单独探测表面的原子。原子代表用于编码计算机数据的二进制代码。
Delft技术大学的实验物理学家Sander Otte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描述了存储设备的开发,将方法与滑动难题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比较。
Otte解释说,每个位均由两个位于铜原子表面上的位置和一个可以在两个位置之间来回滑动的氯原子,这两个位置代表“一个”或“零”。
研究人员说,由于氯原子(不包括孔附近的氯原子)被其他氯原子所包围,因此它们彼此固定在适当的位置,这使得与涉及松散原子的氯原子更稳定,从而使其更适合于存储数据。
Otte及其同事将记忆组织成8个字节(64位)的块,每个字节都被分配给与氯原子栅格相同类型的孔制成的标记。
这些标记用作微型条形码,这些条形码载有有关其块在铜层上的位置的信息,并且可以指示何时损坏块。这意味着,无论铜表面的物理缺陷如何,内存都可以扩展到更大的尺寸。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强大的数字原子尺度记忆,最多可在1千角(8,000位)使用氯端端的CU(100)表面的单个表面空缺,“研究人员”写。
“可以通过原子尺度标记自动阅读和重写记忆,并提供每平方英寸502吨的高度密度,超过三个数量级的最先进的硬盘驱动器。此外,氯的空缺在温度下稳定,可以在77 k的温度下稳定,以扩展较大的范围,以扩展较大的范围。
该研究发表在杂志上自然纳米技术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