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生物系統的啟發,科學家開發了微型機器人,可以使用在環境中隨機漂浮的部分自組裝。機器人還知道何時不對勁並且可以糾正自己的錯誤。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對活細胞如何使用隨機漂浮在細胞核內的構建塊複製DNA。核的內部充滿了凝膠狀液體,稱為核質。 DNA構建塊(稱為核苷酸)在分子湯中像成分一樣漂浮在這種液體中。核質中也存在稱為聚合酶的蛋白質,它們在復制DNA時根據需要從湯中摘下核苷酸。
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這些零件不必按照在汽車裝配線中的特定順序呈現。細胞所要做的就是確保核苷酸的連續供應,並且聚合酶可以完成其餘部分。此外,存在的核苷酸越多,它們與聚合酶接觸的可能性越大,並且可以組裝出DNA鏈的速度越快。
為了人為地重現這一過程,由約瑟夫·雅各布森(Joseph Jacobson)領導的馬薩諸塞州理工學院(MIT)的研究團隊創建了能夠以特定序列相互鎖定的機器人。
機器人有兩種顏色,黃色(y)和綠色(g),然後在空氣曲棍球桌上的空氣中漂浮在空氣中。每個機器人都被編程為鎖定一側的綠色機器人,另一側鎖定了一個黃色機器人,以形成5桿弦,例如Yggyy或Gyygg。
機器人還具有內置機制來糾正他們可能犯的任何錯誤。每個機器人都能檢查其相鄰塊的顏色,如果序列不正確,則會將其解鎖。
該研究在9月29日的《雜誌》上詳細介紹自然。
- 世界上最小的機器人
- 真正的機器人:投票給您最喜歡的
- 聯合國:國內機器人到2007
- 以“終止器”為模型的真實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