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表明,如果我們繼續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到本世紀末,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物種將面臨滅絕的危險。
研究發現,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化前平均氣溫上升 2.7 華氏度(1.5 攝氏度),超過《巴黎協定》的目標,滅絕將迅速加速——尤其是兩棲動物;山區、島嶼和淡水生態系中的物種;以及南美洲、澳洲和紐西蘭的物種。地球已經變暖約 1.8 華氏度 (1 攝氏度)自工業革命以來。
導致溫度和降水模式的變化,改變棲息地和 物種相互作用。例如,氣溫升高導致帝王蝶遷徙與它們授粉的植物的開花不匹配。許多動物和植物物種都是改變他們的範圍到更高的緯度或海拔以獲得更有利的溫度。
雖然有些物種可能會適應或遷移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但有些物種無法在劇烈的環境變化中生存,導致族群數量下降,有時甚至滅絕。全球評估預測超過一百萬個物種的滅絕風險不斷上升但科學家們還不清楚這種日益增長的風險與氣候變遷究竟有何關聯。
這項新研究於週四(12 月 5 日)發表在該雜誌上科學,分析了 30 多年的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遷研究,涵蓋 450 多項針對大多數已知物種的研究。如果溫室氣體排放依照巴黎協定,到2100 年,全球近五分之一的物種(估計有180,000 個物種)將面臨滅絕的危險。 ,1全世界有20個物種將面臨滅絕的危險。
有關的:
假設的暖化超過這一點會使面臨風險的物種數量急劇增加:在7.7華氏度(4.3攝氏度)的暖化情境下(假設溫室氣體排放量較高),14.9%的物種面臨滅絕的風險。在 9.7 華氏度(5.4 攝氏度)變暖的情況下,所有物種的 29.7% 將面臨滅絕的風險,這是一個很高的估計,但一種可能的鑑於當前的排放趨勢。
研究作者表示,面臨風險的物種數量急劇增加,超出了升溫 1.5 攝氏度的目標馬克厄本康乃狄克大學的一位生物學家告訴《生活科學》。
「如果我們根據《巴黎協定》將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 1.5 度以下,那麼從今天到攝氏 1.5 度的[滅絕]風險並不會大幅增加,」厄本說。但當氣溫上升 2.7°C 時,這一軌跡就會加速。南美洲、澳洲和紐西蘭的物種面臨最大的威脅。厄本說,兩棲動物受到的威脅最大,因為兩棲動物的生命週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氣,並且對降雨模式的變化和乾旱高度敏感。他補充說,山區、島嶼和淡水生態系統中的物種面臨的風險最大,可能是因為這些孤立的環境周圍都是不適合其物種生存的棲息地,使它們很難或不可能遷徙並尋求更有利的氣候。
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可以減緩氣候變暖並阻止這些日益嚴重的滅絕風險,但了解哪些物種和生態系統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大也有助於將保育工作瞄準最需要的地方。
厄本希望結果能對政策制定者產生影響。 「向政策制定者傳達的主要訊息是,這種關係更加確定,」厄本說。 “不再有藉口不採取任何行動,因為這些影響是不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