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皮科倫坡在飛越地球時所看到的地球。歐空局/BepiColombo/MTM
歐洲-日本合作任務 BepiColombo 已完成任務預定飛越地球正在前往目標行星水星的途中。這次飛越發生在 4 月 10 日,是利用地球引力將太空船拋向太陽系中心的必要機動。
您可能認為這違反直覺;去太陽不是很容易嗎?答案是否定的:任何從地球發射的物體的起始速度與防止我們的星球落入太陽的速度相同。為了向太陽系內部移動,太空船必須減速,科學家發現這可以透過精心規劃的行星飛越來完成。因此,該任務利用地球作為天體制動器,利用地球的引力來減慢速度並將其軌道彎曲到太陽系的內部。幸運的是,它成功了,因為這只是貝皮科倫坡九次飛越水星中的第一次。
它在世界標準時間凌晨 04:25 距離地球表面不到 12,700 公里(7,890 英里)時拍攝了一些美麗的照片,然後告別了地球。
-
這次操作不需要來自地球的監測團隊的任何干預,儘管他們必須密切關注,因為太空船穿過地球陰影長達 34 分鐘,它停止接收來自太陽的能量。
歐空局貝皮科倫坡太空船營運經理艾爾莎·蒙塔尼翁(Elsa Montagnon) 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這次日食階段是飛越過程中最微妙的部分,太空船穿越我們星球的陰影,並且在發射後第一次沒有接受任何直射陽光。陳述。
「知道太空船的太陽能板沒有沐浴在陽光下總是令人傷腦筋。當我們看到太陽能電池重新開始產生電流時,我們知道 BepiColombo 終於脫離了地球的陰影,並準備好繼續其星際之旅。

這次飛越讓太空船“大展身手”,因為它使用 16 台儀器進行測量。這些測量結果將用於完善儀器的校準,這些儀器將在 2025 年最終開始其任務時使用。了解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今天的情況當然與我們幾個月前的想像有很大不同,」歐空局BepiColombo 計畫科學家約翰內斯·本霍夫(Johannes Benkhoff) 說,由於目前的封鎖,他在家中跟踪了手術過程。 「我們都很高興飛越進展順利,我們可以操作幾台科學儀器,我們期待接收和分析數據。這些也有助於為下一次飛越做好準備,屆時 BepiColombo 將在 10 月掠過金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