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期被忽視的母親可能會將恐懼的印記傳遞給孩子

童年的忽視留下了一代人的印記。 作者:JPRFPhotos/Shutterstock.com
新的研究發現,經歷過這些經驗的人童年時期的情感忽視逆境可能會將恐懼和焦慮的神經生物學印記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這些跨世代的研究發現,印記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導致杏仁核(大腦的恐懼和焦慮處理部分)和其他兩個大腦區域(前額葉皮質和背側前扣帶皮質)之間的大腦迴路發生變化,這兩個區域都參與決策情緒的形成和調節。
研究結果發表於生物精神醫學:認知神經科學與神經影像學。
「這些結果表明,我們的大腦發育不僅受到我們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的影響,而且還受到我們父母在我們受孕之前發生的事情的影響,」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卡桑德拉·亨德里克斯博士說。陳述。
作者研究了 48 對黑人母子在懷孕的前三個月的情況。 這些母親接受了一份問卷,以評估她們的童年創傷和逆境,其中包括幼兒期情感忽視和虐待的經歷。 所有母親都接受了當前產前壓力水平的評估,包括當前的憂鬱和焦慮。
母親們分娩一個月後,她們的孩子接受了靜止態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的腦部掃描,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腦部掃描技術,可以在嬰兒睡覺時使用。
「這些顯著的結果利用了我們在生命早期對大腦及其功能進行成像的能力,」醫學博士、《生物精神醫學:認知神經科學與神經影像學。
研究作者發現,根據母親回答的自我報告問卷,童年時期經歷過更多情感忽視的母親所生的嬰兒,大腦的杏仁核和皮質區域之間有更多的關聯。
考慮到壓力,研究人員發現母親經歷的情感忽視越多,嬰兒的杏仁核與大腦額葉皮質區域的關聯就越緊密。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杏仁核和額葉皮質區域的連結更緊密,可能會對經歷更多情感忽視的母親的嬰兒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在情感被忽視的母親的1 個月大嬰兒中觀察到的神經特徵可能是一種導致焦慮風險增加的機制,也可能是一種補償機制,可以在嬰兒缺乏支持性照顧者的情況下提高恢復能力。 亨德里克斯博士解釋說:「無論哪種情況,母親童年時期的情感忽視似乎都會在嬰兒身上留下一種神經特徵,這種特徵可能會使嬰兒從出生起就更容易發現環境中的威脅。 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生命早期的情感支持,甚至是對後代的情感支持。
研究結果表明,恐懼和焦慮的代際印記可能會從母親遺傳給嬰兒,但這種傳遞的後果尚不清楚。 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更準確地確定這種情緒體驗的轉移在母親和嬰兒之間可能會帶來什麼。
卡特博士總結道:“這些發現進一步證明了早年逆境(例如母親的忽視)會產生代際後果。” “未來對兒童進行縱向追蹤的研究將幫助我們了解這些大腦功能變化對於經歷過早期忽視的母親的孩子的情感和社會發展的功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