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了一部高解析度動畫,展示了 1997-98 年創紀錄的厄爾尼諾現像以及隨後的拉尼娜現象期間太平洋發生的情況。 該視覺化非常複雜,顯示了 300 公尺(980 英尺)深的海洋溫度以及大氣影響,需要澳洲最強大的超級電腦花費 30,000 小時的電腦處理時間來對資料進行建模。
厄爾尼諾現象最初是由南美洲西海岸的溫暖水域引起的,但我們現在知道它們涉及一系列區域氣候影響,可能引發全球自然災害。 下面的影片介紹了這些龐大系統對環太平洋國家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該計畫將有助於延長氣象學家在未來事件發生之前提供的預警時間,幫助多種形式的規劃,例如農民確定要種植哪些作物。
這2015-2016年的突破是重大厄爾尼諾現象與全球暖化的長期影響相結合的結果。 1997-1998 年的事件代表了自我們擁有良好的觀測系統以來與基本條件的最大偏差,但由於當時基線較低,全球氣溫從未達到如此高的水平。
厄爾尼諾現象導致了加州的洪水、世界許多其他地區的乾旱、摧毀了印尼雨林的火災以及世界上第一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 了解發生的事情一直是氣候科學家了解未來的首要任務。
澳洲氣候系統科學卓越中心的 Alex Sen Gupta 博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該動畫展示了海洋表面以下300 m 處比平均水溫更高或更低的水池的變化如何引發這些強大的事件。陳述。 “當這些水池衝出地表並與大氣接觸時,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厄爾尼諾現像或拉尼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