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在尋找宇宙中的智慧文明時可能正在尋找錯誤的特徵。也許我們應該尋找「明星吃者」。
在尋找智慧生命時,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受到物理定律以及我們自己的環境和想像的限制。我們只發現智能()生命存在於一個星球上,因此尋找我們產生並發送到宇宙中的類似信號和跡像是有意義的。
但從技術上來說,我們還處於起步階段,距離成為卡爾達肖夫文明等級。在類型 1 中,一個文明能夠利用其星球上所有可用的能量(大約是 4 x 1019 號erg 每秒)並將其用於自己的目的。 II型文明能夠利用其恆星的能量,例如透過建造戴森球,理論上圍繞為此目的建造的恆星建造的巨型結構。同時,III型文明是能夠利用整個銀河系能量的外星文明。
儘管我們不能指望開始創造我們自己的超先進技術,但考慮到我們目前對物理學的理解,我們已經想到了許多可行的先進技術想法。戴森球和戴森群——放置在主恆星周圍以收集其能量的巨型結構——一直是我們尋找智慧生命的一個流行想法。它們給了我們一些值得尋找的東西;紅外線輻射極度過量。我們有潛在的候選人,但當然,還沒有找到,其中一些被證明是。
我們還應該尋找其他東西嗎?對於任何具有巨大電力需求的先進文明來說,戴森球是否不可行、不必要、效率低下,還是三者兼具?
在一篇新論文中,一組研究人員表示,我們應該關注其他類型的功耗,目前正在《宇航學報》上進行審查,尚未進行同行評審。簡而言之,也許我們應該尋找“食星者」。
「我們認為,卡爾達肖夫尺度可以更好地理解為『光度極限',它描述了一個文明在給定空間域內收穫發光恆星能量的最大能力,並且我們注意到,熱力學效率將始終使光度有限的技術圈免受影響。
「我們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先進的技術圈可能會進化到超越這個光度極限,直接從收集恆星質量中獲取能量,我們還討論了今天的地球和這種假設的'stellivores'之間可能存在的軌跡。
雖然使用戴森群收集恆星能量會產生大量能量,但這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假設能量需求非常高。團隊提出,先進文明可以消耗恆星來獲取能量。
「一個假設的想法維達爾一些吸積雙星實際上可能是生命系統或技術系統,其中一個緻密天體以伴星為食以維持新陳代謝。研究小組寫道,一些'stellivore'也可能具有更高的速度,其軌跡指向附近的恆星以繼續進食。物質從其引力中噴射出來。
這些「食星動物」可以是靜止的,甚至可以在整個宇宙中旅行,以便在必要時以新恆星為食。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牽強——而且這肯定是在科幻小說的領域——但物理學家已經提出了一些方法,讓我們可以,我們是否需要這樣做。
這些食星體可能看起來像雙星系統,他們提出可能有幾種方法來尋找生命跡象,因為這些食星體會發出超出光度限制的信號。
「對於食蟻獸來說,檢驗這個假設的可能方法包括檢查候選食蟻獸是否有恆星引擎的可能特徵,測試候選食蟻獸的目標導向性,測試候選靜止食蟻獸的吸積是否受到控制,以及應用生物代謝標度定律候選stellivores,」研究小組在結論中解釋。
“這些努力將是了解已知恆星系統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揭示比最初出現的更接近生命系統的不尋常特性的重要的第一步。”
該論文正在接受《宇航學報》的審查,並已發佈到預印本伺服器arX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