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報告數字。
智能手機供應商越來越多地採用了中檔和高端設備的指紋識別功能,部分原因是基於中國的移動支付服務提供商準備與Apple Pay一起前進。
根據該報告,指紋卡是中國市場指紋傳感器的領先供應商,但許多位於台灣的IC設計公司已在2016年第一季度開始向中國智能手機供應商發貨,併計劃在下半年增加貨物。
Digitimes消息來源表明,由於供應量的大幅增加,指紋傳感器的價格在2016年下半年可能會下跌25%。
中國觸摸模塊製造商深圳O-Film Tech和真正的光電電子也加強了指紋模塊的生產。根據報告的消息來源,真正的光電船體每月1.5至200萬架指紋模塊,130萬個玻璃覆蓋模塊和200,000-700,000張膠片塗層的單元,並預計在2016年下半年,在第二季度將每月運輸增加到第二季度的350萬單元,再加上550萬個單位。
根據研究公司的敏銳市場智能,生物識別智能手機自2013年第一季度第1季度以來,已推出了200多個指紋,虹膜和眼素生物識別技術的智能手機正式主流,其中包括蘋果,三星,華為,小米,TCL,Oppo,Vivo和ZTE,包括70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