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A和機場國際委員會(ACI)與航空業務聯合發布了機場IT趨勢調查,對全球機場行業中IT趨勢的廣泛研究。
該報告發現,機場對乘客和機場保安的IT投資優先級,其優先級為50%,高於去年的37%。
鑑於最近的區域緊張局勢,許多機場已將其投資重點轉移到了安全上,其中一些機場直接針對航空旅行。
該報告發現,對乘客加工技術的投資仍然是機場的重中之重,儘管隨著優先安全性的提高,該機場的投資已從2015年的73%下降到今年的59%。
該調查還發現,自助服務和移動設備在機場景觀中占主導地位,因為今年是全球大多數機場首次為乘客和袋子提供自助簽到。
移動設備還看到了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在未來五年內,有90%的全球機場進行了一項與移動服務有關的主要計劃或與移動服務有關的試驗項目以及74%的試驗或基於位置的技術。
“機場的技術趨勢反映了世界的不斷變化。支持乘客和機場安全的投資也不斷提高,同時還滿足了互聯旅行者對自助服務和移動服務的不斷增長,”機場解決方案的SITA VP Matthys Serfontein說。 “今年,我們看到機場還尋求技術來產生非澳大利亞收入的轉變。
“到2019年,有84%的人希望通過其移動應用程序啟用機場服務來賺錢。而且,還有一個明確的趨勢可以提供混合的公共Wi-Fi服務,將有限的免費Wi-Fi的便利性與商業產品相結合。在接下來的三年中,該機場的比例將不受限制地從74%的機場降至54%的北部。
SITA的報告進一步調查了機場的數字化轉型探索區域,例如可穿戴設備,生物識別技術,機器人技術和上下文感知服務,以及機場計劃如何在未來五到10年內使用這些技術。
越來越重視生物識別技術,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機場表明,他們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於單個生物識別旅行代幣項目,而52%的機場表示,他們將在十年內投資於這類項目。
該調查反映了225多個機場的觀點,這些機場共同管理了36%的全球交通或23億乘客的觀點。今年的一半受訪者在收入方面來自前100名的機場。
先前報導,SITA一直在研究區塊鏈技術作為一個平台,允許乘客在智能手機上創建和存儲自己的安全生物識別配置文件,以證明身份證明,以簡化機場安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