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everify Inc.發布零售銀行生物識別信心報告,它探討了有關一系列生物識別解決方案的消費者偏好和行為。
對1,002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表明,他們希望更多的生物識別方法用於移動銀行業務,並將生物識別技術視為比密碼更安全。
7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有機會使用更多的生物特徵驗證方法(眼睛,面部,指紋和語音)以訪問移動銀行或付款應用程序。
此外,有42%的人表示不會使用不提供生物識別驗證的銀行或付款應用程序。
“大多數人每天都使用某種形式的生物識別技術,但是他們希望更多的機會利用它,使他們的生活更輕鬆,更安全,” Eyeverify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Toby Rush說。 “銀行和付款提供商現在有很大的機會通過為客戶提供所需的用戶體驗來建立品牌信任。那些投資於生物識別認證的人將能夠同時增加客戶使用情況並降低風險。”
該報告詳細介紹了移動銀行,使用頻率等各種生物識別方式的普及,以賦予金融機構數據中的用戶體驗,安全和欺詐預防專業人員,這些專業人員可以為其生物識別公司投資決策提供信息。
該報告的主要收穫之一是,生物識別技術減少登錄摩擦,並推動更多客戶更頻繁地登錄移動應用程序,從而使金融機構能夠通過其移動應用程序參與並提供價值。
研究發現,所有接受調查的世代群體都可能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移動銀行業務,其中包括55%的千禧一代(35%及以下),58%的Gen X和Y(35-54)和43%的潮一代(55及以上)
同時,有86%的受訪者同意,生物識別技術使登錄應用程序比輸入密碼更容易。
此外,提供生物識別驗證的品牌似乎激發了更大的信任,其中82%的調查表明,他們感知的銀行提供了生物特徵識別驗證,可以主動解決移動安全性。
82%的受訪者表示,生物識別技術比密碼更安全,而78%的受訪者同意具有生物識別技術的移動應用程序更安全。
21%的受訪者每天啟用生物識別技術,每天登錄一次23%,每週登錄30%的受訪者每天多次檢查其移動銀行業務和付款應用程序,每週登錄30%的生物識別。
該調查還發現,有79%的人需要更多的生物識別方法,而不僅僅是指紋識別來訪問其移動銀行或付款應用程序,而42%的人表示不會考慮使用不提供生物識別驗證的銀行或付款應用程序。
該研究的另一個關鍵要點是,隨著指紋識別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消費者對其他生物識別形式(例如眼睛,面部和聲音)的興趣正在增加。
Eyeverify的研究還表明,當比較那些使用指紋掃描的人與普通人群進行比較時,他們使用的頻率越多,他們就越有可能使用其他生物識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