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識別系統類似於美國國土安全部(DHS)使用的面部識別系統的生物識別精度率為96%,在測試中,蒙面面孔作為一部分2020生物識別技術集會由DHS的科學技術局(S&T)擔任。
生物識別技術集會在與DHS相關的馬里蘭州測試設施(MDTF)舉行,並測試了6個面部圖像採集系統和13個生物識別匹配系統,其中有582名代表60個國家 /地區的志願者,既有和沒有口罩。還測試了一個虹膜識別系統。一次在環境中一次確定一個受試者模擬機場條件。
中位系統性能的成功識別率約為77%,但在96%的受試者中取得了成功。
國土安全部S&T的公告表明,結果表明,組織可能能夠允許執行生物識別照片檢查的人們保留口罩,從而降低了傳播Covid-19的風險。
“這不是一個完美的100%解決方案。”阿倫·維莫里(Arun Vemury)S&T的生物特徵和身份技術中心主任,“但這可能會降低許多旅行者的風險,以及在機場工作的一線人員,他們不再需要要求所有旅客卸下口罩。”
最糟糕的系統只有4%的時間匹配蒙面的面孔,而對於沒有面具的人來說,最差的表現僅在確定性的11%。該相機未能以6%的未面孔嘗試中獲取圖像,蒙面面孔為14%。對於蒙面的面孔,該算法在另外1%的病例中找不到面部。虹膜識別系統僅收集了不戴口罩的人的80%的時間,而三分之二的時間則是蒙面面孔的三分之二,儘管它也是最快的收購系統。
生物識別採集系統結果可從MDTF獲得,詳細的匹配系統結果正在待處理。
在MDTF共享的結果中給出了這些公司的別名。
NIST測試顯示面部識別算法有所改善在匹配的面孔時,儘管它們的效果仍然不如未經未面部的面孔。
文章主題
準確性|生物識別識別|生物識別技術集會|生物識別測試|生物識別技術|DHS|面部識別|虹膜認可|馬里蘭州測試設施(MDTF)|掩模檢測|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