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科學家團隊說,他們已經開發了世界上最薄的鏡頭。新的6.3納米鏡頭比人的頭髮薄200倍,可以導致醫學和科學的新進展,這可能會徹底改變奈米科技。
從角度來看,先前最薄的鏡頭厚50納米。新世界最薄的鏡頭是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Yuerui'larry'Lu領導的一群科學家創建的。
新鏡頭是製成二硫化鉬,一種晶體。研究小組使用粘性膠帶將大量的晶體剝落,從而從中獲得6.3納米厚(9個原子層),它們將從中產生鏡頭。
他們使用聚焦的離子束,通過一次剃掉一個原子以實現圓頂形的最終產品來開發10微米半徑鏡頭。發現晶體的單個0.7納米厚層具有顯著的光學特性。
它的高折射率值為5.5,使光線在通過之前的層中幾次來回反彈。相比之下,鑽石的高折射率為2.4,而水為1.3。新鏡頭可以為更高級的相機鏡頭鋪平道路。
盧說:“操縱原子量表中光流的能力為光學組件的前所未有的小型化和高級光學功能的整合打開了令人興奮的途徑。”
新的鏡頭也可能導致生物設計中的新發明。可以使用新的薄鏡頭可以模仿昆蟲的微鏡頭成為可能性。
“這種類型的材料是未來靈活顯示的理想候選者,”說魯。幾家公司使用新鏡頭創建了原型。一些早期的原型包括可以折疊或捲起的計算機和電視屏幕。但是,以更具消費者的價格生產該技術的大規模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二硫化鉬可以在高溫下生存。它也是半導體和潤滑劑。二硫化鉬也可以發出光子。
研究出版在日記上光:科學與應用 詳細介紹了世界上最稀薄的鏡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