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數百萬年前存在的微小的“吸血鬼”變形蟲。
蘇珊娜·波特(Susannah Porter)分析了大峽谷中Chuar集團的古代化石,該化石曾經是782至7.42億年前的海床,發現在她檢查的七個物種中,孔的直徑約為一微米。
鑽孔可能是由Vampyrellidae Amoebae的古老親戚生產的,即單細胞的生物,它們在其獵物上刺穿了孔,因此它們可以伸到裡面並吸收細胞的含量。
俄羅斯生物學家Leon Semenowitj Cienkowski首先發現了吸血鬼變形蟲1865年,當他發現紅色的單細胞生物時,這些生物通過穿過細胞壁並吸吮其含量來攻擊藻類。
波特說,這些孔可能是真核生物被捕食的最早證據。真核生物是包括植物和動物的生物,具有復雜的細胞或包含核和其他細胞器的細胞。
研究人員使用電子顯微鏡發現的孔在她檢查的任何單個物種中也不常見,並且大小變化。
波特在她的研究中寫道:“這些孔為真核生物提供了最古老的直接證據。”出版在皇家學會b會議錄日記在5月18日。
“來自單元上部的花瓶形微化石中的較大的圓形和半月形的孔也可能是'小吸血鬼'的工作,這表明真核鳥類的多樣性生活在古老的Chuar海中。”
波特說,證據可能會提供有關地球生活如何發展的暗示,並闡明了捕食是否有助於真核生物的多樣化,而真核生物發生在大約8億年前。
真核生物大約在18億年前首次出現在化石記錄中,但快速多元化僅發生在十億年後。
波特還說,她想知道氧氣是否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中在捕食水平中起作用,因為被吸血鬼生物攻擊的微化石可能是生活在含氧地表水中的浮游植物。
“這可能將真核生物的多元化和捕食者的出現與氧氣水平升高約8億年前的證據,”波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