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可能永遠不會吸引廣闊的發燒友人群,但是由於其一流的降噪技術,它肯定有很大的粉絲。現在,這些粉絲還有另一個理由將他們選擇Bose的列表添加到列表中:他們選擇的耳機製造商是無線的。
輸入Bose的最新耳機35,現在以350美元的價格在市場上發售。如果您正在尋找一種全新的設計,那麼請查看其他地方,因為它在35的Queetcomfort中找不到。 QC 35S具有與較舊的,有線的Quietcomfort變體相同的圍繞設計,並且它提供的音頻質量幾乎與2014年的Quietcomfort 25或更新的(但不是最近(但不是噪音cancancelling)的聲音鏈接II。簡而言之,如果您近年來使用了Bose的任何高層耳機,那麼您應該知道結構和操作的期望。
因此,如果是這樣,那麼為什麼要煩惱35呢?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它結合了QC 25和Sound Link II中最好的,以創建一個由粉絲們欣賞的形式的無線降噪耳機。
設計
當我說Quietcomfort 35具有與QC 25或SL II的設計基本相同的設計時,我的意思是。就像其他兩款耳機一樣,它們輕巧,具有旋轉的耳罩,可以更好地適合每個人的頭和一個緩衝的頭帶。總的來說,它們非常舒適,這是其魅力的一部分:它們非常適合在玩手持遊戲機遊戲時在家放鬆,聽音樂或在計算機上做任何您喜歡的事情,不用擔心或不適。
但是,雖然QC 35非常適合在家中使用,但在外面使用時,其魅力會在某種程度上掉落。是的,它具有在戶外表現出色的降噪功能,但它們也有些大,而忽略了我個人的保留地,即在公開場合在您的頭上攜帶350美元的設備,這意味著當它在旅途中不使用時,它可能很難將其藏起來。
但是,無論使用QC 35本身是否內部還是外部使用,都非常容易。右耳櫃是所有操作所在的地方,例如電源/配對開關,多功能按鈕(用於播放,呼叫管理和跟踪導航)以及與隨附的設備的主量級別結合使用的專用音量控件。控制面板旁邊還有電池壽命和藍牙狀態的LED指標。
QC 35完全能夠充當有線設備,可以通過將音頻電纜連接到左耳櫃上來做到這一點。但是,此可選功能揭示了QC 35最大的缺陷之一:電纜上沒有內聯遙控器或麥克風。這意味著,在使用時,耳機的功能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您被迫o在有線音頻模式下,設備本身上的控製播放,只能與設備配對時,現場通話。關於前者沒有什麼可以說的,但是後者有一些好處:由於在耳機本身上構建了雙重麥克風,還有更多的呼叫清晰度,而不是從單個內聯麥克風中得到的。
Quietcomfort 35最大的抽籤之一是無線功能,它也相對簡單。耳機能夠通過藍牙進行無線運行,因此配對以利用該功能成為敲擊與NFC配對或訪問設備的藍牙菜單的問題。
還有一個可用於Android和iOS的免費連接應用程序,它使在配對設備之間的切換變得輕而易舉。例如,如果您是從平板電腦流式傳輸音樂並接收電話,只需使用該應用程序,然後全部設置。
無線存在一個弱點,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會破壞交易:QC 35不支持高質量的無線傳輸,例如APTX和LDAC,限制了其在沒有電纜的情況下生產高聲質量的能力。
降噪
相對於競爭對手,Bose的降噪技術一直是圖表的頂部,並且這種迭代也不例外。但是,即使它排在首位,也有一些技術無法克服的事情。
在使用PlayStation Vita時,在火車上測試此功能(我打破了關於在公共場合穿昂貴的東西的規則,對不起!),我沒有問題,說耳機消除它產生的聲音沒有問題。實際上,這要歸功於上述內置麥克風和數字芯片,該數字芯片感知到環境噪聲並相應地阻止它。但是,我對面有一個人似乎咳嗽了咳嗽,儘管這些噪音有些悶悶不樂,但他們仍然經歷過。
不管有什麼缺點,QC 35都在繼續bose尋找更好的方法來消除人類聲音的趨勢,這證明了我無法掌握其他人在附近所說的大多數人所說的話。當然,無論是好是壞,都取決於個人。
其他筆記
除了已經提到的所有內容之外,還有其他幾件事要注意。首先是電池壽命,Bose估計在藍牙大約20小時或有線模式下40小時,其持續時間顯然受體積水平的影響。當電池死亡時,您可以繼續以有線模式聆聽,而不是主動噪聲策略和數字信號處理,或者使用隨附的微型USB電纜(不包括適配器)將其掛在右耳櫃上。
總而言之,Quietcomfort 35是一款堅實的耳機,它將行業的降噪技術提高到了極限。 Bose承諾,它將創建一部耳機,該耳機在無線功能上提供無線功能,而無需犧牲其降噪能力,而QC 35則提供。是的,350美元是從消費者那裡要求的,尤其是當設備無線時損失聲音質量時,但是有了它提供的所有東西,價格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