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表明珊瑚大屏障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生物製造的最大的單一結構。
科學家認為,這種損害是水溫變化以及污染的直接結果。在2016年,一項研究獲得了類似的結果。
但是,這次研究人員能夠衡量損害。他們推測,自2016年以來溫度的變化實質上影響了該結構的900英里。
大障礙礁受到威脅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海岸進行了一項空中調查,這是地球上最大的珊瑚礁結構的故鄉,發現了可怕的結果。這是記錄歷史上第一次連續報導損害。
研究人員分享說,在1400英里長的結構中,珊瑚因“漂白”而死亡。 2016年,由於巨大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了珊瑚漂白。但是,在2017年,即使沒有周期性的天氣現象,這種漂白也阻礙了珊瑚。
夏威夷凱瓦洛海洋實驗室的珊瑚礁專家羅伯特·里士滿(Robert Richmond)表示,這些結果“令人生畏”。
他說:“這些大規模的漂白事件變得越來越嚴重,更持久,越來越近。毫無疑問,這與氣候變化有關。”額外。
為什麼會發生漂白?
漂白是珊瑚內部的共生藻類因污染物,極熱的水以及暴露於過度陽光而釋放的過程。但是,漂白不會立即殺死珊瑚。如果水溫顯著下降並且藻類返回其宿主,則可以節省珊瑚。
這是錄製了二十年來的第四次。此前,這種現象影響了1998年,2002年和2016年的大堡礁。
2016年,錄製的漂白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據透露,沿澳大利亞凱恩斯附近的500英里延伸,大約有67%的珊瑚受到影響。
據報導,今年,礁石的中央地區受影響最大。科學家發現,將近400英里的大堡礁遭受了嚴重漂白的影響。
但是,科學家認為,如果溫度在海洋中,大屏障礁可能會恢復,因為已知珊瑚具有彈性並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研究人員還透露,珊瑚大約需要10年才能從漂白的影響中徹底恢復。但是,鑑於這種現象正在連續發生,珊瑚將無法有時間進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