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西紅柿可以在某些類型的昆蟲(例如毛毛蟲)中誘導食人。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並沒有真正考慮植物對環境的影響。我們了解他們是食物和氧氣的生產所必需的,但除此之外,我們傾向於將它們視為被動參與者 - 除了一些例外。儘管存在這種誤解,但事實是,植物可以以更直接的方式影響其環境,而最有趣的事實之一是西紅柿可以在毛毛蟲中誘導食人。
當草食動物吃番茄葉時,例如毛毛蟲,他們將發出一個信號,警告他們的番茄植物正在發生的事情。該信號導致其他植物釋放一種化學物質,這使其葉子的味道特別惡劣,有助於抵禦捕食者。試圖去模擬這些條件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發現,當將足夠多的化學物質應用於植物上時,毛毛蟲會訴諸食人。
實驗
該實驗是由約翰·奧羅克(John Orrock)教授和他的兩名研究助理進行的。研究人員使用了四批番茄植物。一個是對照組,另外三個是用不同劑量的低,中或高劑量噴灑不同水平的化學甲基甲酯。他們還在每個容器中添加了八個毛毛蟲。
他們發現,甲基甲酸甲酯劑量最高的植物大多完好無損,而毛毛蟲比能夠獲得較低污染植物的毛蟲更快地轉向食人。事實證明,植物的味道足以使昆蟲偏愛自己的吞噬。
當食用番茄植物時,其他昆蟲也轉向了食人,但不如噴灑高劑量的甲基甲酸酯的昆蟲。
奧羅克說:“這些傢伙不僅成為掠食者,這是植物的勝利,而且他們彼此吃飯得到了很多食物。” “我們震驚了一種植物捍衛自己的方式,以前沒人真正欣賞過。”
Orrock指出,總體而言,這是植物的主要資產,因為它保護了它們免於被食用,並為毛毛蟲提供了替代食物來源。
奧羅克說:“從植物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甜蜜的結果,彼此轉向食草動物。” “食人族不僅可以通過食用草食動物來使植物受益,而且食人對植物材料的胃口也不多,大概是因為它們已經吃了其他毛毛蟲。”
在自然界中,番茄植物不會產生在某些實驗室植物上使用的甲基甲酯的數量,因此食人仍然是生活在野外的毛毛蟲的罕見結果。
這項研究是出版在自然生態與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