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動物在被馴化時往往會變小,但是對於貓來說,案例顯然並不相同。事實證明,今天的貓實際上比維京時代的貓大16%。
丹麥的動物骨頭
為了評估維京時代的貓和現代貓之間的差異,研究人員分析了在丹麥的各個考古遺址中發現的動物遺體袋。袋子裡有混合的牛,貓,狗和馬從青銅時代到1600年代。
實際上,許多遺體實際上是從維京時代開始的馴養的貓從珍貴的同伴變成了皮毛的來源。的確,維京人實際上是皮膚貓的皮毛所知道的,遺體的切割痕跡或脖子骨折證明。
維京時代的貓和現代貓
顯然,研究人員發現現代貓實際上比維京時代的同行大。具體而言,現代的貓的下頜骨和肢體骨頭大16%,而牙齒尺寸也大於5.5%。
這很有趣,因為動物被馴化時通常會變小。例如,平均狗比灰狼小25%,灰狼是野生的。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大小的變化可能是由於糧食供應量更大,無論是以故意餵養,人類廢物的形式,還是從將其視為害蟲控制轉變為將其視為室內室內寵物的轉變。
這項研究是出版在丹麥考古雜誌。
馴養的貓
也就是說,貓與其他家養動物不同。他們仍然具有野生祖先的許多骨學特徵,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數千年的狀態。今天,即使許多人在家中有貓,一些專家認為,由於其相當孤獨的性質,貓仍然不適合馴化,因此難以控制。
實際上,2017年的一項研究甚至表明,貓與人類一起生活了數千年,正是貓為人類馴化的貓而沒有從野貓的日子裡改變太多。相比之下,狗是專門為某些任務選擇的,最終導致了當今許多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