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描述了來自懷俄明州三疊紀 Jelm 地層的一種新的 temnospondyl 兩棲動物化石,它們保存在魚雷形的洞穴中,等待旱季結束。
新描述的化石物種,尼努姆比漢杜庫杜卡,生活於 2.31 億年前(早三疊紀時代)。
這種古代生物屬於,一種不同的四足動物目,通常被認為是原始兩棲動物。
有多具保存完好的骸骨尼努姆比漢杜庫杜卡個體被發現與其夏眠洞穴有關傑姆培訓位於美國懷俄明州弗里蒙特縣。
「根據該地區岩石的形成方式和成分,我們可以看出懷俄明州經歷了影響整個盤古大陸超級季風的最劇烈的季節性影響,」卡爾·索博士說,菲爾德博物館博士後研究員。
「那麼,這些動物是如何在持續幾個月的乾熱季節保持濕潤並防止自己變乾的呢?”
「這是很酷的事情。我們在這些長達 30 厘米(12 英寸)的圓柱形結構內發現了這些化石,我們將其解釋為洞穴。
“我們收集了大約 80 個化石洞穴,其中大部分含有古代兩棲動物的頭骨和骨骼。”
「這些骨頭包含了動物生活方式的線索。目前尚未發現完整的骨骼,但從部分遺骸來看,它們的長度可能約為30厘米。
“它們的手臂很小且不發達,但我們認為它們有另一種挖洞的方式。”
「它們的頭骨呈勺狀,因此我們認為它們用頭部在河床底部挖出地下通道,並經歷一段代謝率較低的時期,以便能夠在旱季生存,」研究員說。
“這類似於現代一些蠑螈和魚類的行為。”
「從本質上講,古代的水生兩棲動物在一年中的多雨季節都在河流中游泳,但當河流乾涸時,它們就會一頭扎進泥濘的河床。”
「他們在地下度過了旱季,處於一種類似於冬眠的狀態,直到幾個月後季風回來,雨水補充了河流。」
尼努姆比漢杜庫杜卡為科學家提供了一條關於 2.3 億年前懷俄明州生活狀況的誘人線索。
「小型兩棲動物在三疊紀非常罕見,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菲爾德博物館的博士後研究員傑森·帕爾多博士說。
“我們找到了一些大的,但這些小的確實很難找到。”
尼努姆比漢杜庫杜卡還可以揭示現代兩棲動物在氣候危機帶來的極端天氣條件下如何生存。
「現代兩棲動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而氣候變遷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帕爾多博士說。
「但是這樣的方式尼努姆比漢杜庫杜卡可能會減慢新陳代謝以等待乾燥天氣的過去,這表明具有相似季節性行為的現代兩棲動物的某些譜係可能比某些模型所顯示的存活率更高。這是一絲希望的曙光。
的發現尼努姆比漢杜庫杜卡被報告在紙在日記中英國皇家學會會刊 B。
_____
蘇嘉文等人。 2024年。過程。 R.蘇克。乙291(2033):20241041; DOI:10.1098/rspb.2024.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