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tion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或NASA對地球上的下一步進行了另一項研究,它涉及另一個太空岩石或小行星有一半的大小珠穆朗瑪峰4月29日到來。幸運的是,無需驚慌,因為地球不會直接被太空岩石擊中,而是會通過。

下一步將要發生什麼?小行星一半的珠穆朗瑪峰!
4月29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56即將看到有史以來最大的小行星之一。根據NASA,這款名為52768(1998 OR2)的小行星預計將其大小與地球上最高的山脈(珠穆朗瑪峰)一樣大。該空間岩石的估計尺寸的直徑約為1.8至4.1公里。
正如解釋的那樣,1998年OR2將通過3,908,791英里的地球,以每小時19,461英里的速度移動。儘管小行星的大小似乎太大了,無法處理地球,但NASA重申,人類不需要將這岩石視為“世界末端”慘敗的一部分,因為它不會落在地球上,而只能通過地球上。
儘管“碰撞”的機會太低,但美國宇航局說,他們仍在研究其他可能損害地球的小行星,因為估計每週發現30個新的“近地物”(NEOS)數量。實際上,在2019年初,他們發現總共有19,000多個朝著地球附近的物體。
“我們的目標是在很久以前就發現並追踪所有潛在的危險小行星和彗星,”說整潔的首席研究員埃莉諾·海林(Eleanor Helin)。
美國宇航局承認,他們仍然缺乏有關小行星的進一步研究
NASA準確地說,地球不會與這座珠穆朗瑪峰大小的小行星相撞。但是,他們還澄清說,由於他們的研究尚未完成他們的NEO目錄,因此在不預測的時間和時間表上,可以將地球與小行星一起“隨時”加入。
該機構解釋說:“預計較大物體的影響將少得多(幾個世紀以來幾個世紀)。” “但是,鑑於當前的NEO目錄不完整,可能會隨時發生不可預測的影響(例如Chelyabinsk事件)。”
同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讚揚其團隊推動在太空中找到這些NEO的局限性,以便警告如果有什麼事物向地球駛來。
Neat Project項目經理Steven Pravdo在小行星發現時的一份聲明中說:“ [小行星的發現是出現的],緊隨上個月的新最新計算和數據分析硬件的安裝,這加快了我們對近地對象的搜索。” “這表明我們尋找近地物品的努力正在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