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已經設計了一種新技術,將數字數據轉換為具有最小錯誤的四個字母遺傳字母,並使用合成DNA作為存儲,Techradar報告4月10日星期六。
最新的開髮帶來了DNA存儲,這項技術可以將數據比常規磁性硬盤驅動器多於現實。
DNA存儲突破:克服數字到分子數據轉換的障礙
DNA合成是將二進製文件編碼到分子中的過程,將DNA的構建塊組織為字母A,C,G和T序列指示的各種佈置。
以前的方法產生的錯誤率非常高,因此與數字世界相比,DNA存儲來自不同的來源,因此難以更正。
來自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新的編解碼器,將這些數字二進製文件轉換為分子存儲所需的生物編碼。

根據蘭爾的說法新聞稿4月1日,自適應DNA存儲編解碼器(ADS Codex)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錯誤,並使糾正翻譯過程中的潛在問題更加容易。
ADS Codex還支持從二進製到DNA的編碼,並從DNA到二進制解碼,並適應用於DNA合成的多種方法。
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的計算機科學家,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Latchesar Ionkov說:“我們的軟件是自適應DNA存儲編解碼器(ADS Codex),將數據從計算機理解的數據轉化為生物學的理解。”
該研究是更廣泛的分子信息存儲(MIST)程序的一部分,該程序旨在開發能夠在24小時內編寫1TB和閱讀10TB的DNA存儲技術。
用一條DNA替換磁帶存儲
與當今時代使用的磁性磁帶相比,DNA存儲在身體上更緊湊,節能且可能更便宜。
在合成DNA鏈中存儲的數據幾乎可以輕鬆地複制,幾乎沒有成本,而被認為是長期的,幾乎沒有維護。
從角度來看,與罌粟種子一樣小的DNA存儲可能比國會圖書館中存儲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存儲超過6,000倍。
將數據存儲到DNA中的概念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因為最早的成功的DNA存儲可以追溯到1988年的哈佛實驗,該實驗編碼了藝術家Joe Davis的作品以大腸桿菌DNA序列的形式。
快進,2016年11月,馬薩諸塞州理工學院的一家紡紗公司宣布他們成功地編碼了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在DNA中的詩《不走的道路》。
同年,微軟和華盛頓大學將價值200 MB的數據編碼為DNA,包括整個1225頁的Leo Tolstoy經典戰爭與和平。
本文由技術時報擁有
由Lee Mercado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