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在我們大腦某些地區,灰質喪失的模式涉及從抑鬱到強迫症再到精神分裂症的許多心理健康問題。
斯坦福大學的神經科學家說,六種主要的精神疾病與三個不同的大腦區域的腦物質喪失有關,所有這些都參與了較高的認知功能,包括自我控制和某些類型的記憶。
研究人員分析了數百項涵蓋抑鬱症,成癮,躁鬱症,焦慮,精神分裂症和強迫症的大腦成像研究。
他們問自己一個問題,是否有精神疾病的共同生物學基礎?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精神病學一直集中在基於臨床症狀的診斷類別上,”研究人員寫在日記中賈瑪精神病學。
他們說,大多數涉及神經影像學的研究都檢查了單個特定診斷的患者的大腦結構偏差,而不是嘗試查看多種多樣的一種精神疾病之間是否存在共同的大腦聯繫。
“我們想測試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這根本沒有被問到,”即,經常看到的精神疾病在大腦中是否具有共同的結構,說研究高級作者Amit Etkin博士。
分析了193項研究的數據,其中包含7,381例精神疾病範圍的患者的腦部掃描,他們發現大腦內三個區域的灰質常見損失:背側扣帶回皮層,左右島。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些聯網的領域與所謂的執行功能聯繫在一起,負責管理諸如推理,自我控制和決策等認知過程的管理。
埃特金說:“當現實偏離期望時,他們一起工作,向其他大腦區域發出信號 - 發生了重要和不可預測的事情,或者重要的事情未能發生。”
研究人員說,這種“警鐘”功能的失敗可能是精神疾病的背後,患者失去了將現實與內部幻想區分開的能力。
他談到這項研究的發現:“作為一名臨床醫生,我看到[有不同診斷的患者之間的共同點,但是直到我進行了這項研究,我一直無法理解他們的狀態以及他們的運作方式。”
他說,發現令人驚訝的精神疾病中共享的神經結構變化可以使人們發現療法可以有效治療一種疾病來治療其他疾病。
他補充說,有一些計劃可以進行未來的研究,以查看大腦活動以及大腦結構是否表現出跨越不同精神障礙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