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elyabinsk流星事件一周年之後,科學家一直在思考如何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和隕石的未來入侵。科學家目前正在考慮使用核武器對這些巨大的太空岩石。
Chelyabinsk流星墜毀事故於2013年2月15日在俄羅斯主要城市Chelyabinsk舉行。在比太陽亮的光線下,流星飛越南部的烏拉爾地區,然後在俄羅斯城市的一個巨大的空中爆炸中爆炸。據說流星的爆炸相當於500千座TNT,其強大約20至30倍,比廣島原子彈炸彈爆炸高約20至30倍。爆炸的衝擊波受傷了1,600多名Chelyabinsk公民。
由於這些近地物體具有巨大的破壞性潛力,科學家正忙於提出一個被稱為小行星重定向任務或手臂的國防計劃。顧名思義,該計劃是在某些近地物體成為地球的危險之前重定向。雖然並非所有近地物體都是潛在危險的,但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計劃觀察潛在的危險物體。一旦發現了潛在的目標,科學家計劃捕獲小行星並將其重定向到距地球的安全距離。
“還有其他元素,但是如果大小是唯一的因素,我們會尋找小於大約40英尺(12米)的小行星,”說NASA近地對象計劃高級科學家保羅·喬達斯(Paul Chodas)。 “在此尺寸範圍內有數億個物體,但是它們很小,不會反射很多陽光,因此很難發現它們。發現它們的最佳時機是當它們最亮,靠近地球時。”
理想的情況將涉及在仍然很遠的地方發現潛在的危險。這將使NASA科學家有足夠的時間準備重定向物體。然而,在最壞的情況下,科學家可能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來提出一項行動,以停止,重定向或破壞以盲目的速度向地球奔向地球的巨大太空岩石。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正在考慮使用核武器。
愛荷華州立大學小行星偏轉研究中心(ADRC)的科學家提出了一項計劃,以應對幾乎沒有警告的小行星威脅。
該計劃的第一部分涉及發送配備核裝備的衛星。然後將衛星在攔截路線上發送,該衛星將以每秒6.2英里的速度猛撞到目標小行星中。在撞擊之前,衛星將釋放安裝在衛星後部的核裝置。這將在衛星和核裝置的影響之間提供很小的時間延遲。一旦衛星擊中小行星,撞擊將在目標體表面產生一個大的火山口。較早發布的核裝置也應墜入衛星產生的火山口。然後,該設備可以將小行星爆炸成小塊。
“表面下爆炸的總體影響比表面上的爆炸大20倍,”說愛荷華州立大學ADRC的教授Bong Wie。 “我們擁有所有的技術。我們不需要任何新的技術。但是我們需要設計,集成和組裝這些技術。我們需要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