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艱難梭菌,或C-DIFF,在醫院很常見。醫生建議,給患者提供非毒素產生C-DIFF細菌菌株的療法可能有助於與常見的醫院感染作鬥爭。
C-DIFF感染主要影響醫院住院期間或之後的人。抗生素療程長或免疫系統弱的人更有可能感染。
醫學專家解釋說,腸道中存在C-DIFF細菌。但是,抗生素可能會影響腸中好細菌和壞細菌的平衡。 C-DIFF感染會引起腹瀉,結腸或腹部抽筋的炎症。
洛約拉大學芝加哥斯特里奇醫學院醫學教授戴爾·格丁(Dale Gerding)博士也是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他透露,美國醫院的C-DIFF感染正在增加。 2011年,約有50萬美國人受到細菌的影響,一個月內死亡29,000。
抗生素可以檢查產生C-DIFF細菌菌株的毒素,但它們不會完全擺脫細菌,這意味著許多患者經常再次感染。
Gerding博士說,最新的研究涉及為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提供非毒素菌株的C型-DIFF細菌。研究人員希望,腸道中的良好蟲子會在細菌的產生毒素菌株中擴散。
該研究涉及125例接受新療法的患者。研究人員發現,所有參與者中只有11%在六週內經歷了復發感染。
Gerding博士還說,為C-DIFF的良好版本的患者子組的劑量更高,只有5%的患者再次感染。相比之下,接受安慰劑藥物的患者中有超過30%再次感染了細菌。
良好的C-DIFF細菌不會永遠留在腸道中,但是該療法為患者蓬勃發展的腸道繁殖階段,因此這些好細菌可以擁擠不良細菌並減少感染。
“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因為艱難梭菌感染的複發率很高,並且[復發]感染變得越來越難以治療”說紐約市蒙特菲奧爾醫學中心的胃腸病學首長勞倫斯·勃蘭特博士。
這項研究是詳細的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
照片:詹姆斯·帕林薩德(James Palinsad)|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