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說,他們更接近可以安全地存儲數千年的數字數據的技術 - 將其放在DNA的顯微鏡上。
在美國化學學會的一次會議上,一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能夠證明對DNA的封裝信息,該信息經歷了相當於2,000年的同等學歷,而當數據被檢索和解碼時,沒有錯誤。
他們通過將數據攜帶的DNA嵌入二氧化矽球並將其加熱到160度華氏度,從而模擬了幾個世紀的通過,使它們在該溫度下一周。
研究人員說,這相當於大約兩千年的50度,但是當數據檢索並解碼時,它是完整且沒有錯誤的。
蘇黎世瑞士聯邦技術學院的科學家說,他們已經通過DNA技術成功地編碼了圖像,視頻和音頻,並且長期存儲技術可以容納任何可以記錄為數字二進制代碼的東西。
他們說,隨著數字技術的創造越來越大的數據,將其以一種非常緊湊的形式存儲的一種方式,並且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變得可取。
“在發現DNA的雙螺旋體系結構之後,人們發現自然的編碼語言與我們在計算機中使用的二進制語言非常相似,”說研究員羅伯特·格拉斯(Robert Grass)。 “在硬盤驅動器上,我們使用0和1表示數據,在DNA中,我們有四個核苷酸A,C,T和G。”
研究人員說,較長的存儲能力不需要持續的電力供電,它使DNA技術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非權力檔案技術 - 想想硬盤驅動器或磁帶 - 幾十年來往往會降級。
他們建議,這種存儲媒體並不是前進的一步。
格拉斯說:“如果您回到歐洲的中世紀時代,我們就有和尚寫書,以傳遞未來的信息,其中一些書籍仍然存在。” “現在,我們節省了幾十年來磨損的硬盤驅動器上的信息。”
研究人員指出,存儲容量與壽命一樣重要。大約平裝書大小的外部硬盤驅動器可以容納5保持信息並保存50年,而理論上可以存儲超過300,000噸的DNA。
而且,科學家指出,從考古發現的DNA仍可以進行測序 - 即,在創建之後數十萬年內,還可以對DNA編碼的數據進行測序。
研究人員仍然有一些問題要排序 - 弄清楚如何標記並找到特定的信息,以便可以搜索存儲的信息,並使該技術負擔得起。現在,編碼和節省了幾種兆字節的數據,花費了數千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