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澳大利亞政府宣布了五年計劃到2020年殺死約200萬隻野貓。此舉是拯救瀕臨滅絕的本地野生動植物計劃的一部分,其中包括30種植物,20種哺乳動物和20種鳥類物種免於滅絕。
聯邦環境部長格雷格·亨特(Greg Hunt)在墨爾本動物園(Melbourne Zoo)宣布這一消息,他解釋說,野貓是造成當地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的批量下降的原因。野貓被列為有害的害蟲,將通過射擊,中毒和誘餌殺死。該策略還包括安裝10個無貓的野生區,成本約為75萬美元,以為瀕危物種創建安全的棲息地區域。
亨特的發言人解釋了澳大利亞估計的2000萬隻野貓對本地物種構成了巨大威脅,估計有五隻被一隻野貓殺死的本地動物。需要保護的哺乳動物物種的優先列表包括袋鼠島Dunnart,Numbat,Eastern Barded Bandicoot,Mountain Pygmy-Possum,Golden Bandicoot,Eastert Bettong,Brush-Tailed Rabbit-Rat,Mala,Western Quoll,Western Quoll和Greater Bilby。
前法國電影明星Brigitte Bardot和英國音樂家莫里西(Morrissey)是對澳大利亞計劃殺死超過200萬隻野貓以保護受威脅物種的兩名抗議者。
莫里西(Morrissey)和巴多特(Bardot)是資深動物權利活動家。在7月,Bardot寫一封致聯邦環境部長格雷格·亨特(Greg Hunt)的公開信,她描述了“不人道和荒謬”的舉動。 Bardot提到,殺死200萬隻野貓是沒有用的,因為其餘物種將繼續繁殖。在莫里西的公開信中,他稱為澳大利亞政府“對動物福利或動物尊重的綿羊農民委員會委員會”。
儘管公眾受到了重大的強烈抗議,但受到威脅的物種專員格雷戈里·安德魯斯(Gregory Andrews)表示,此舉對於拯救瀕臨滅絕的本地野生動植物至關重要。他在給巴多特的公開信中為政府的決定辯護說明澳大利亞野生動植物在世界上最高的滅絕率之一中倖存下來。在過去的200年中,澳大利亞用野貓失去了29種獨特的哺乳動物,作為大幅下降的主要貢獻者。安德魯斯還明確表示,他指的是野貓,而不是家貓。
澳大利亞的舉動是一個艱難的藥丸,可以吞噬全球動物愛好者。但是,隨著野生動植物的巨大損失,將200萬隻野貓淘汰被認為是環保的,甚至對於瀕危物種的生存而言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