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半導體的日子不好過:他們的國產晶片已經很平庸了,而且更不能再生產了。根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該國不再有能力用國產晶片取代外國晶片(這裡指的是「美國」晶片)。問題出在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分包商台積電身上,該公司在美國和歐洲的禁運後永久關閉了在俄羅斯的工廠。
厄爾布魯士蚤台灣製造的 16 奈米的貝加爾和貝加爾已經不再生產,因為儘管它們很平庸,但它們遠遠超出了盟國對俄羅斯施加的出口限制:不超過 25 MHz、不超過 5 Gflops 等。儘管俄羅斯當局多年來一直試圖用本地晶片取代其敏感個人電腦(國防、情報)中的美國晶片,但現在他們甚至不能再指望它們了。
另請閱讀:俄羅斯的主權處理器仍然太糟糕,無法取代英特爾和AMD的晶片(2021 年 12 月)
另請閱讀:英國切斷俄羅斯公司對 ARM 架構的訪問(2022 年 5 月)
如果中國有能力透過其冠軍中芯國際生產這些晶片——該公司在14 和16 奈米製程上批量生產,甚至已經成功地達到了7 奈米的簡單晶片——但這並不是說這種替代方案是可行的。一方面,中國關閉了自己主權龍芯晶片的出口大門,但除此之外,中芯國際也確實不中立。該公司受惠於中國政府的直接支持,導致其被列入美國技術出口黑名單。不確定俄羅斯晶片的「計劃」在中國是否安全。因為如果台積電必須接受政府的指令,該公司就以尊重其客戶(蘋果、高通、AMD 等)的智慧財產權而聞名。
盟國之間禁止生產,這在俄羅斯不可能,在中國也不可能
俄羅斯本土晶片生產陷入僵局的原因是俄羅斯半導體供應鏈的全面衰退。由於本地最好的生產線是 90 奈米,因此產能非常低且完全過時。 2003 年至 2005 年間投入批量生產的精細雕刻,取決於玩家(想想 PlayStation 2 晶片、Pentium D、Athlon 64 和其他 GeForce 8800 GTS!):從 1是2023年1月,我們可以因此說俄羅斯在晶片生產上落後了20年!知道電路尺寸越縮小,技術的提升就越困難和昂貴(世界上只有 3 家公司能夠進行 10 奈米以下的 EUV 雕刻: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我們就明白為什麼十年俄羅斯的升級計劃似乎如此溫和。
另請閱讀:甚至中國也不想將其加工商賣給俄羅斯! (2022 年 12 月)
如果中國不積極回應俄羅斯晶片設計商的生產要求,該國將別無選擇,只能繼續購買美國晶片,但價格會更高,因為是在平行市場上。至於其本土處理器設計部門的未來,不僅無法生產,而且無法測試晶片(我們正在談論的是)磁帶輸出)應該會進一步減緩其(非常)緩慢的發展。這將進一步加劇俄羅斯落後於世界其他國家的差距。
來源 : 湯姆的硬體(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