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等待高度為零,維克拉姆著陸的那一刻,我們爆發出喜悅”,聲明為經濟時報Agnikul Cosmos 執行長兼創辦人 Srinath Ravichandran 回憶起這一刻。巴黎時間2023年8月23日下午2點34分,印度火箭的維克拉姆登陸器月船3號降落在月球表面。印度航太局(ISRO)和該國整個航太工業界一樣,屏住呼吸,直到這一決定性的時刻到來。而現在,“印度在月球上”深度科技基金 Speciale Invest 的管理合夥人 Vishesh Rajaram 表示。
除了進入地球天然衛星表面的四個國家專屬俱樂部的獎勵之外,印度航太公司的許多參與者對這將帶來的積極後果感到高興,特別是在吸引外國資本方面用於工業。而且成功不會降臨,因為月球登陸器降落在月球南極,這是一個未經探索且地圖很少的區域。什麼“揭開太陽系隱藏了四十億多年的奧秘…”,Skyroot Aerospace 執行長 Pawan Kumar Chandana 感到高興,經濟時報。
月船 3 號任務:
更新:Ch-3 著陸器和班加羅爾 MOX-ISTRAC 之間建立了通訊鏈路。
以下是著陸器水平速度相機在下降過程中拍攝的影像。#Chandrayaan_3#Ch3 pic.twitter.com/ctjpxZmbom
—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 (@isro)2023 年 8 月 23 日
科學優勢
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後,印度將能夠在一個非常受太空競賽歡迎的地區開始其任務。不過,整個月船3號的預算並未超過6,900萬歐元。為了給自己一個衡量這代表什麼的尺度,只需與電影的成本進行比較即可重力,阿方索·卡隆 (Alfonso Cuarón) 的作品,與報紙相比,其金額要高得多,達到 1 億美元世界。我們從來沒有如此經濟地登上月球,而且預算與該任務的科學效益相比是一個騙局,許多國家都羨慕不已。但為什麼?
仍按照 Skyroot Aerospace 創辦人兼執行長的說法,「這些地區很可能含有冰,這些冰是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形成的,由隕石沉積並在太陽活動中保存下來。 [……]南極具有科學優勢,實現這一點的緊迫性在新的太空競賽中顯而易見””,Pawan Kumar Chandana 向經濟報紙解釋道。儘管尚未有其他國家接近過南極,但印度卻孤身一人在那裡,這一事實進一步鞏固了印度作為主要太空強國的地位。
這次任務的六輪漫遊車已經離開登陸器,並將在為期兩週的停留期間踏上地面繪製地圖並收集樣本。月球上的水是一個大課題恆星表面存在的冰的容量將決定用於未來的殖民任務。
第二次嘗試和韌性證明
在印度抵達月球表面前幾個小時,俄羅斯的 Luna-25 任務被縮短。例如,俄羅斯探測器在與月船 3 號相同的地區於數小時前墜毀“太空探索的挑戰是巨大且無情的”總部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 Digantara 創始人兼執行長 Anirudh Sharma 宣稱,該國太空總署及其控制中心也位於該地。當談到韌性和決心時,這個國家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月船三號要取得成功,就必須經歷 2019 年另一次同類任務的失敗。
為了到達月球,我們必須經歷一次重大失敗,但我們不能放棄。因此,該使命將服務於「關於韌性的偉大教訓——即使你第一次失敗,你也可以變得更堅強,讓所有對手都沉默”印度旅遊平台 Ixigo 背後的企業家之一宣稱,經濟時報。“ISRO向世界展示了印度的尖端技術以及我們通過努力、專注和堅韌可以取得的成就”Dream11 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 Harsh Jain 補充道。“此類事件增強了我們從頭開始的能力的信心”最後宣布推出Ather Energy電動車品牌的Tarun Mehta。
除了航空航太之外,印度如今還面臨另一場競賽:為美國和中國的大公司生產半導體等零件。面對韓國同樣具有戰略地位的印度繼續改善其經濟,並計劃在 2024 年底發布其首款半導體、記憶體晶片,該晶片將為美國公司美光 (Micron) 服務。
來源 : 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