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款我們等待多年的設備:通過推出專門用於攝影的高端混合設備 Lumix G9,松下希望嘗試吸引攝影師大眾,並稍微擺脫其視頻之王的形象。不得不說的是,他的GH4和新的GH5在這一領域非常出色,以至於我們傾向於忘記它們首先是帶有 Micro 4/3 感測器的混合相機。為了紀念這一時刻,G9 試圖減少對動態影像的重視——4K 仍然存在,不用擔心——最重要的是開發了與靜態影像相關的所有功能。從技術基礎開始。
超強技術表
G9 顯然仍然是具有 Micro 4/3 感測器的混合體,該感測器繼承自 GH5,即 20 Mpix LIVE MOS。但變化已經發生:這種新感測器仍然沒有低通濾波器,受益於負責限制耀斑效應的特殊表面處理。與前兩代 Lumix G 外殼一樣,G9 具有感測器的機械穩定性,透過合適的光學元件可以達到 6.5 倍的速度,就像可以提供的那樣奧林巴斯及其 OM-D E-M1 Mark II。連拍特別小心:簡單自動對焦時最高可達 60 fps,但最重要的是連續自動對焦時每秒 20 張影像,就像著名的索尼阿爾法 A9,即使連拍持續時間較短(50 個連續 RAW 影像)。我們仍然可以找到松下自己的 JPEG 連拍,即著名的 6K/4K 連拍,其速度分別高達 30 fps 和 60 fps,持續 10 分鐘(是的,最多可連續拍攝 36,000 張照片!)。
影像處理進行了大幅修改,與 GH5 相比,動態範圍提高了 25%,並且對純色和漸變的管理得到了更好的處理。自動對焦系統還受益於演算法改進,對移動物體的運動向量進行了新的估計,並在感測器上分散了 225 個準直器。 AF仍然是DFD技術,並且將在0.04秒內完成。電磁機械快門(如 GX80)顯然達到了 1/8000 秒,而其電子快門則達到了 1/32,000 秒。機械快門保證200,000次循環(即混合模式下100,000次觸發),這使其達到專業相機的水平。
如果不匹配 GH5,我們絕不能吞噬銷量! – 影片顯然是4K UHD,無需裁剪,最大位元率為150 mbit/s(相較之下,GH5 上的位元率為400 mbit/s),全高清除了「減慢速度的特殊模式」之外,仍提供60/120 fps 模式至 180 幀/秒。在記憶卡方面,兩個SD卡插槽都是UHS-II格式——松下在這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即使是索尼A9也僅限於單一高速插槽!因此,G9 應該能夠取代 GH5,並且足以滿足絕大多數用途的視訊需求,特別是因為有耳機和麥克風插孔。
像素移位:克服小型感光元件的某些限制
G9 仍然提供焦點堆疊功能(將多個影像組合起來以擴大景深)以及後對焦功能(同時捕捉多個影像以允許事後重新對焦)。重大新聞是 Pixel Shift 的到來,可以產生非常高清的圖像:8000 萬像素!因此,松下複製了奧林巴斯在 E-M5 Mark II 中引入的技術,但更進一步。當奧林巴斯僅限於 Jpeg 格式的 40 Mpix 和 RAW 格式的 60 Mpix 影像時,G9 可以產生 80 Mpix 的 RAW+Jpeg。
如果Pixel Shit 需要在三腳架和靜態主體(並且經常照明)上使用,那麼對於某些工作室攝影師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功能:如果Micro 4/3 感測器具有優勢,特別是在景深方面,則更寬與大型感測器相比,Micro 4/3 感測器的低清晰度是超大型列印的限制因素。
Pana 真正的專業相機
如果說松下難以吸引攝影師,那尤其是「因為」其許多產品的技術資料的品質。因為?是的:該品牌設備的所有規格多年來一直處於非常好的水平,但即使有連拍和自動對焦,它也缺乏熱帶化、控制裝置、刻度盤、操縱桿、上螢幕、明顯的抓地力等。簡而言之,符合人體工學的改進。
現在,在攝影領域,性能很好,但操控和控制至關重要。透過G9,松下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我們從觀景窗開始,它不僅整合了3.68 Mpix OLED面板,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個大眼罩,看起來很嚴肅,放大倍率為x0.83,比尼康D850這樣的專業單反還要多!此外,松下還整合了一個系統,用於根據場景的放大倍率(x0.7、x0.77 和 x0.83)以及頻率(60Hz 或 120Hz)配置取景器。這家日本製造商甚至想到了夜間模式,使顯示的影像更符合人類視覺——希望光測量也能如此。
自 2008 年推出第一款 G1 以來,螢幕一直遵循該品牌 Gx 盒子的 DNA:它始終是安裝在球形接頭上並鉸接在側面的可調節螢幕。該面板仍然是多點觸控的,並且像它的老大哥 GH5 一樣顯示 1.04 Mpix。
錶盤、顯示器和控制裝置給人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松下全力以赴,G9 集成了一個帶有尼康風格驅動選擇環的模式轉盤、兩個可配置轉盤(前和後)、一個大後轉盤Canon-樣式捲動瀏覽圖像和選單。此外,在專業單眼相機的相機頂部,還有控制按鈕(曝光、白平衡和 ISO)以及 – 哈利路亞! – 液晶控制螢幕。松下的一場小革命最終假設犧牲一點重量和體積以使其更容易操作,但這並不是抹黑 Micro 4/3 格式的優勢:光學器件(大大)更輕、更笨重(進一步閱讀)。
自 G80 推出以來,松下的另一個優勢是:更好的能源消耗管理。由於其感光元件和始終處於活動狀態的螢幕/觀景窗,混合相機的耐用性遠不如單眼相機。這種情況隨著 G80 的 ECO 模式而開始發展,並在 G9 中得到進一步改善:配備尺寸接近佳能 EPL6(5D Mark II/Mark III 等)的電池,該設備可以容納CIPA 測量中最多可拍攝920 張照片。因此,使用手把和第二顆電池拍攝了 1840 張影像。一些值得一看的東西即將到來並滿足冒險家的需求。
松下:“我們是真正的攝影品牌”
松下開發相機已超過15 年,於2008 年成為第一家推出混合相機的製造商,並開發了30 多種Micro 4/3 鏡頭,在緊湊型相機上普及了標準廣角、超級變焦(TZ)等技術。然而,該品牌在攝影師中仍然缺乏形象。一半是因為它是繼擁有一百多年影像經驗的徠卡、尼康之後的新生,也「因為」其高階線的影片表現。 GH 在這方面非常出色,以至於「松下 = 影片」的形象非常適合該品牌。
為了說服攝影師,大阪開發中心的工程師團隊獲得了“全權委託”,並花了兩年的時間來開發合適的外殼。毫無疑問,這款設備比該品牌的大多數設備更具藝術性,也更細心。當然,它並沒有打破規則,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單眼相機的啟發,但我們更喜歡漂亮的機身,而不是非常原創的,而不是像賓得K-01這樣失敗的彩色立方體!
這款保護殼完全由鎂合金製成,並有數十個密封件保護,其自信的單眼外觀在設計和手感方面都受到特別關注。該設備的主要線條是由公司內部設計師 Atsushi SASAKI 設計的,包括斜角突起和特有的紅色圓環。設計團隊審查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塗層,以找到一種既感覺最佳又呈現出最專業外觀的塗層。上週在禁運期間向媒體展示了該設備幾分鐘,該設備充分兌現了承諾,並且該設備在手中感覺“專業”,具有“咔嗒”聲和“嚴肅”且令人放心的撥號行為。
如果脾氣暴躁的人會指出 G9 的尺寸與單眼相機很接近,那麼讓我們指出它仍然要輕得多——帶電池重 658 克——而且其光學器件的緊湊性對相機的影響更大。 。
最後是專業的長焦鏡頭(仍然緊湊)
在推出 G9 的同時,松下也推出了首款專業長焦鏡頭。這不是第一個變焦,我們測試的是100-400毫米,但其光圈值對於專業用途來說有點太低了。不,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是高階玻璃:Panasonic Leica DG Elmarit 200mm f/2.8 POWER OIS 因此相當於 400 mm f/2.8 專業鏡頭。一個重1.245公斤的漂亮嬰兒售價2999歐元。
又重又貴?對於 Micro 4.3 是的。但與全片幅同類產品相比:CanonEF 400mm f/2.8 L IS USM 2 重3.85 公斤,售價11,600 歐元,而AF-S 尼克爾400mm f/2.8E FL ED VR 重3.8 公斤,售價12,989 歐元。因此,徠卡 DG Elmarit 200mm f/2.8 的重量比這些專業鏡頭輕三倍,成本低四倍。
錦上添花:Leica DG Elmarit 200mm f/2.8 將配備 x1.4 DMW-TC14 增距鏡,可將 400 mm 等效焦距轉換為 560 mm f/4(280 mm Micro 4/3)。是什麼讓奧林巴斯 300mm 黯然失色?
當然,在高感光度下,Micro 4/3 感光元件的舒適度不如全片幅和APS-C 感光元件,尤其是在運動攝影中,但這款鏡頭的品質/尺寸/價格比對於移動性強的自然攝影師來說是福音。
G9,未來的專家案例冠軍?
從理論上講,G9 是一款殺手級產品,可以為松下帶來名聲和銷售! ——這是他應得的。其可能成功的唯一先決條件是:對感測器尺寸的勢利有利於對整個產品的品質進行分析。但在這個領域,擁有與 Micro 4/ 一樣高效的技術基礎(經過驗證和紙面上的)、良好的完成水平(我們擁有的原型非常出色)、低廉的價格和豐富的光學設備3、Lumix G9是該類別的冠軍。測試將告訴我們是否遵守諾言。
Panasonic Lumix G9 將於 2018 年 1 月初上市,裸機售價 1,699 歐元,與松下 Leica DG Vario-Elmarit 12-60 mm f/2.8-4 ASPH 配套的套件售價 2,299 歐元。
Leica DG Elmarit 200mm f/2.8 POWER OIS 也將於 1 月初上市,售價 2999 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