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們的智能手機可用更長需要什麼?更大的可修復性和備件的使用權,以及更好的電池壽命。毫無疑問,歐洲委員會剛剛制定了一個朝這個方向發展的新監管項目的原因。工作文件,金融時報,因此列出了15個不同的組件,必須從設備營銷之日起至少五年可用。
壽命
目的顯然是為了促進流通設備的維修,無論其所有者繼續使用它還是促進第二手市場。當然,歐盟委員會的文件涉及智能手機,還涉及平板電腦和常規手機。
更多可維修和可回收的數字產品將吸收其製造所需的能耗成本。通過使這些設備持續更長的時間並避免生產其他設備,該文件可能會使第三方減少其製造的能源需求。“這些設備通常被用戶過早地替換,並且在其使用壽命結束時,這些設備的重複使用和回收不足,從而導致浪費資源”,估計由金融時報。
更多持久的電池
此外,如果採用此文本,則必須在智能手機中集成的電池能夠確保500個完整的充電週期,然後再載荷能力下降到83%以下。
這些數字並非無害。根據設備使用的強度,鋰離子電池的壽命為兩到三年,全速為300至500個充電週期。這些週期後,電池容量通常下降約20%。換句話說,經過兩三年的使用,它僅提供80%的容量……因此,歐洲委員會希望確保電池將持久持久,以防止用戶更換手機,因為他們的設備不再提供足夠的自主權。
此外,該文本還規定,智能手機將必須顯示冰箱或洗碗機等能源效率標籤。有明顯的區別,它將表明電池和其他特徵的耐力,例如對跌落的抵抗力。
生態影響...
歐盟在減少智能手機的生態影響的鬥爭中處於最前沿。義務2024年的標準化充電器去年6月得到了驗證,這些使我們的手機更可持續的努力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根據金融時報這是指歐洲環境局的一項研究,該局的一項研究延長了歐盟出售的所有智能手機的生命週期,因此五年將撤回500萬輛汽車的交通。因此,這不是軼事效應。
一位歐洲高級官員向《金融日報》表示,不符合本文要求的產品將只是“從市場上退休”。
對製造商和用戶的後果?
顯然,這些新義務不一定是電子設備製造商良好的視線。一些智能手機製造商已經表明,更多備件的可用性將需要消耗塑料。
科技行業的其他參與者也擔心“潛在生產過多”。他們還喚起了將所有這些零件存儲在倉庫中,然後如果不使用它們,則將其銷毀。這可能導致用戶成本增加。還有一些人指出另一種風險,即過度放鬆。用戶可能需要絲毫刮擦修理其設備。
但是,也許有必要信任兩個工業參與者,以優化其備件流,並使用戶負責。可以肯定的是,並非所有製造商都等於這些新法規。蘋果或三星等巨人已經為備件提供了維修和訪問服務,並具有優勢。較小的演員可能會更加強迫。最便宜的型號也可能不太賺錢,用於製造商。
但是,無論該法規的影響如何,生態緊急情況似乎都證明了它是合理的...
來源 :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