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系列尚未結束,但我們對 ARM 和高通之間的戰鬥有了更多了解。快速提醒一下事實:為了與蘋果競爭並發展技術優勢,高通於 2020 年收購了一家名為 Nuvia 的新創公司。其領導者是處理器設計領域的(老)天才,尤其是蘋果 M1 之父。該公司尚未生產晶片,但其 Phoenix 核心的計劃和原理圖非常有希望。高通斥資 14 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並於 2021 年 12 月向我們承諾,我們將在明年 11 月舉行的下一次世界峰會上看到首款採用 Nuvia 高功率內核的 ARM 晶片。
另請閱讀: ARM起訴高通:這兩位歷史性夥伴為何要開戰?(2022 年 9 月)
然而,自8月底以來,ARM一直對其客戶表示堅決反對。據 ARM 稱,其授予高通的架構許可“不可轉讓」。 ARM 悄悄要求高通銷毀從 Nuvia 收回的計劃,並坐擁這小小的 10 億美元。這種姿態似乎有點不合邏輯,因為高通是個很好的客戶,而蘋果則在開發自己的 CPU 核心。我們在先前的分析中沒有意識到,而《金融時報》獲得的數據揭示了高通在 ARM 業務中的比重。
說實話,這種依賴是可怕的:雖然ARM擁有數十個客戶,但其中三個客戶佔據了全球ARM類晶片市場的89%。最大的是高通公司,僅佔總價值的 34%。領先蘋果 (31%) 和聯發科 (24%)。其餘的,也就是說所有至少擁有一個 ARM 授權的公司,只佔 ARM 晶片銷售價值的 11%!
這就是高通擺脫 ARM 的舉措的痛處。因為 ARM 獲得兩種類型的權利:使用其指令集的現金支付和每個晶片的特許權使用費。然而,Strategy Analytics 公司的一位分析師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如果高通使用 Nuvia 的 Phoenix 核心,可以節省 40% 至 50% 的專利費」。目前,高通每塊晶片的專利費為 80 美分,而後者銷售了 4 億顆晶片,因此每年僅支付授權費就約 3.2 億美元。如果高通為其最先進的晶片改用 Nuvia 內核,那麼 ARM 的收入損失將達到 1.28 億至 1.6 億美元。
另請閱讀:ARM創辦人專訪:“英偉達沒有技術理由收購ARM”(2022 年 2 月)
分析師表示,ARM面臨壓力,因為它正在修改其經濟模式(許可證不夠高),並在英偉達收購失敗後全力準備IPO。如果我們理解 ARM 的短期會計願景,那麼從中長期來看,這種行為似乎具備將其客戶推向 RISC V 懷抱的一切。
來源 :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