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迪 Q4 e-tron 推出幾個月後,在Skoda Enyaq Coupé 推出幾週後,大眾汽車又推出了其家庭 SUV 的轎跑車版本。此時,ID.4 變為 ID.5。對我們來說,這足以成為調查他案件的理由。
大眾汽車的第三款 100% 電動車無疑是這三款汽車中最具野心的一款。迎合當下的所有時尚(電動、轎跑車和SUV),ID.5實際上可以瞄準非常高的目標。尤其如此,因為它的前身,非常明智的 ID.4,是歐洲最暢銷的電動車型之一。如果它在法國不太成功(自今年年初以來,它在最暢銷的電動車型中排名第 20),那麼毫無疑問,它的轎跑車版本將接替它。
但是,僅僅塑造 ID.4 的車頂輪廓線並在其上安裝更大的輪圈就足以將家庭 SUV 轉變為跑車嗎?另外,這只是大眾的目的嗎?否則,與經典ID.4的如此差價如何合理呢?
不只是剪裁,還有溢價
ID.4 的弟弟在許多方面都與它的長輩非常相似。兩種型號的前格柵幾乎相同,除了由 LED 條組成的邊框(連接前面的兩個光學單元)之外。還可以觀察到防護罩的差異,但對於其餘部分,除了轎跑車車型特有的後退車頂線和後部漂亮的擾流板之外,聯繫是顯而易見的。
這種廓形變化的好處是給人整體感覺更修長、更有動感、更現代。這種風格的演變並不令人意外,因為 SUV 轎跑車風格在各個汽車製造商中都很受歡迎。
在內部,變化來自技術
可以輕描淡寫地說,鉛筆描邊的大部分努力都集中在車輛的外部。事實上,ID.5 的內裝與 ID.5 的內裝沒有任何區別。ID.4並解決了大眾電動車系列中有時存在分歧的因素。因此,方向盤前面的小儀表螢幕充當駕駛員的主顯示器。與 ID.3 一樣,它是一個看起來很奇怪的 comodo,它可以讓你啟動車輛,還可以啟動「煞車」模式以進行能量回收。此外,在使用中,它的位置提出了一個問題,但這有什麼關係,這並不是說這個內裝是人體工學的典範。
事實上,我們在 ID.5 中發現了與我們之前在最新大眾車型上看到的相同的觸控區域問題。電容式觸控當然可以讓你調整某些設置,例如音量和空調,但它的使用卻很不自然。方向盤上的快捷鍵也是如此感覺類似於平庸的電玩控制器。在這一點上,我們當然比SUV轎跑車的其他測試者要求更高,但顯然大眾在這一點上有能力做得更好。
ID.5 是大眾汽車部署 3.0 版內部軟體的第一款車型。德國集團在 ID.3 的開發過程中,其電動車的軟體部分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因此,每次重大更新都是眾多改進的來源。幸運的是,最新版本的情況就是如此,除了改進導航之外,還添加了一些功能和駕駛輔助工具。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能夠教導車輛執行操作,以便它可以在沒有駕駛員幫助的情況下重現操作。事實上,新的「停車輔助系統」能夠記錄最後 50 公尺的行駛距離並複製它們,而無需車主幹預。這可以保存最多五個最喜歡的操作,並要求汽車單獨執行它們。事實上,如果進入停車位的通道很複雜或特別狹窄,只要 ID.5 已經被帶過一次路,它就可以學會將自己定位在那裡。它是如何運作的?您所要做的就是執行一次操作,然後進入“停車”選單並透過“帶有記憶功能的 P 選單”選項記錄您的壯舉。因此,如果條件合適(自由空間、路線上沒有障礙物等),ID.5將能夠再現槽位、斜坡停車以及其他在過道中編織的方式。
ID.5 還整合了自動變換車道功能。這一次,它發生在儀表螢幕上。如果道路標記允許並且有足夠的空間進行變換車道,汽車會指示何時可以進行操作。您只需觸摸 ID.5 的指示燈桿即可以相對自然的方式變換車道。在這一點上,大眾汽車尚未達到梅賽德斯的水平,但駕駛輔助管理得足夠好,我們同意在這種情況下信任該車輛。
自主化取得明顯進展
ID.4 的自主性在 2021 年 5 月的測試中讓我們有些不滿意。這款轎跑車版本相對於經典SUV的優勢首先在於更好的空氣力學性能。當然,跑車的風阻係數值稍好一些(Cd 為 0.26,而 ID.4 為 0.27),但僅由於這個因素,就可以節省約 10 公里的行駛里程。
考慮並允許 ID.5 顯示更好的消耗的另一個標準本質上是軟體。事實上,就資訊娛樂而言,3.0 版軟體大眾汽車也對電池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事實上,數字是顯而易見的。 ID.4 在聯合循環中的能耗在 20 kWh/100 公里左右波動,在高速公路上的峰值超過 27 kWh/100 公里,而 ID.5 的結果要好得多。在我們 179 公里的測試路線上,平均消耗量為 17.8 kWh/100 km,該值接近我們從其表弟獲得的值,奧迪 Q4 e-tron Sportback。具體來說,即使以 130 公里/小時的巡航速度行駛,憑藉 77 kWh 電池的續航里程也應該可以超過 300 公里,這使得 ID.5 成為一款能夠行駛的電動車。好消息是 ID.4 車主應該能夠從大眾軟體的 3.0 版本中受益。對他們來說,期待已久的更新應該會在年底前到來。
至於充電方面,ID.5 的平均水平還算滿意,僅此而已,我們測試的 GTX 版本的最大功率為 150 kW。入門級版本僅限於 135 kW。在這些條件下,從 0% 充電到 80% 大約需要 30 分鐘。
ID.5在路上是什麼樣子?
ID.5 提供三個裝飾級別,均配備 77 kWh 電池。變化的顯然是引擎功率以及一些選項。 Pro 版本集成了 174 馬力的發動機,Pro Performance 集成了 204 馬力的發動機,而我們的測試版本 GTX 將滑塊推至 299 馬力。憑藉這款引擎以及 460 Nm 的強勁扭矩,ID.5 展現出強大的性能,0 至 100 公里/小時僅需 6.3 秒。而現實中呢?
確實,大眾轎跑車的加速效果令人興奮,就像它的加速一樣,但儘管如此,似乎很難將其描述為運動型。純粹主義者會說,沒有引擎噪音。但不僅如此。事實上,儘管 ID.5 具有動態能力,但其操控性卻十分流暢。轉向、避震器的調整(更注重舒適性)以及在彎道中感受到的車輛重量形成了一個相當笨拙的整體,與其技術表相反。然而,事情有那麼糟嗎? SUV 獨特的高駕駛位置和車輛尺寸無論如何都不會帶來動態駕駛。最終,ID.5 實現了相當有趣的妥協:在城鎮中駕駛靈活且愉快,它知道如何在駛出收費站或加速車道時展現自己的牙齒。另一方面,當走近蜿蜒的部門道路時,最好還是抑制住自己的慾望。
ID.5 與大眾集團的 ID.4 及其表兄弟相比如何定位?
價格方面,ID.5 起價為 52,550 歐元(不含獎金)。在同等設備下,它比 ID.4 貴了近 4000 歐元。與 ID.4 的同等價格範圍相比,我們測試的 GTX 版本的價格差異似乎很大。即使將它與它並不是真正的遠親進行比較,速食和奧迪一樣,大眾轎跑車的價格似乎特別高。最令人驚訝的是與 Q4 e-tron Sportback 的比較。這個四環品牌已將其轎跑車 SUV 作為其電動產品目錄的入門級產品,而大眾汽車則選擇將 ID.5 打造成科技旗艦產品。當然,不同製造商的設備水平有所不同,而且選配的價格(尤其是奧迪)可以很快地扭轉局面。除了集團策略不一致之外,為消費者提供的選擇似乎也特別複雜。
審判結果
儘管ID.5擁有自信的運動外觀,但它是一款功能強大的家庭SUV。駕駛樂趣、宜居性、最先進的駕駛輔助設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使用者的舒適度。因此,性能並不是這款 SUV 的信條,它更願意專注於比前身更好的自主性以及明顯進步的軟體環境。然而,ID.5 為這些優點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一方面,與 ID.4 相比,它的表現僅略勝一籌,但另一方面,與大眾集團的另一個版本相比,差異也不是那麼明顯。成功的風格和一些深思熟慮的選擇足以讓天秤對你有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