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這款耳機,這個英國品牌發布了首款兼具藍牙和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該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但 Bose 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Bowers & Wilkins 是否能夠做得更好或至少達到其競爭對手的水平?
隨著一些智慧型手機上插孔的消失,近幾個月來,相容藍牙的降噪耳機數量成倍增加。繼 Bose、Sony 和 Beats 之後,Bowers & Wilkins 也順應了這一趨勢,發布了其型號(簡稱 PX)。
![](http://webbedxp.com/tech/misha/app/uploads/2017/10/BowersW-PX-structure.jpg)
在設計方面,這並不令人意外,這個英國品牌沿用了前幾款車型的成功之處。每個耳機頂部的橢圓形形狀已成為其標誌。我們對無可挑剔的表面處理以及頭帶和坐墊上皮革的使用也非常滿意(由於巧妙的磁性系統,可拆卸)。
![](http://webbedxp.com/tech/misha/app/uploads/2017/10/BowersW-PX-cous-amov.jpg)
高音過於謹慎
儘管使用了這種高貴的材料,但它們仍然提供被認為有點過於“僵硬”的舒適感。事實證明,它們的填充物確實非常薄。使用形狀記憶材料是個好主意,但非常窄的耳墊很難將耳朵周圍的壓力分散。使用幾十分鐘後,您很快就會感到接觸點不舒服。
Bowers & Wilkins 無法以完全無可挑剔的音質來彌補這一點。我們的測量表明它在中頻方面表現出色,給人留下了相當令人信服的第一印象。中音尤其突出,使聲音變得更加平坦。低音的損害是有限的,其優點是不會侵蝕其他頻率,即使它對某些風格的音樂缺乏影響。另一方面,高點卻是 PX 的最大輸家:它們看起來非常遙遠。我們聽到的少量聲音在超過某一音量時也會受到失真效應的影響。雖然不是理想的解決方案,但使用均衡器可以部分解決問題。
![](http://webbedxp.com/tech/misha/app/uploads/2017/10/BowersW-PX-boutons.jpg)
有效主動降噪
如果我們對 PX 的音質評價不一,那麼它的降噪效果就非常有效。回到墊子,我們只能遺憾的是它們沒有加厚一點以增加設備的被動衰減。 PX 可能會完全黯然失色至 Bose QC 35 II,正如在他那個時代,索尼 MDR-1000X已經成功超越了第一個品質控制35。尤其是 Bowers & Wilkins 型號配備了應用程式(Android 和 iOS),可讓您改善降噪功能以適應您的需求。
因此提供了三種模式。 「辦公室」透過持續捕捉聲音對應的頻率,確保最小限度的噪音降低,讓同事能聽到; 「城市」增強了降噪效果,同時讓您能夠持續關注環境和車輛交通。最後,「飛機」不讓音樂以外的任何聲音通過,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耳機上有一個實體按鈕可以啟動或停用降噪功能,但它不允許您連續從一種模式切換到另一種模式。可惜的是,這種對不同模式的管理本來是可以實現的,而不必每次都從口袋裡掏出智慧型手機。
在使用中,我們對調節降噪強度的可能性感到滿意,但讓聲音通過的系統不太令人信服。事實上,我們經常發現自己抬起一隻耳朵的耳機才能真正清楚地聽到外面的聲音。
使用流暢,電池壽命出色
正是在這些情況下,我們感謝英國製造商為其 PX 配備了非常實用的功能:每個耳機中放置的兩個感測器可檢測您是否佩戴耳機。一旦您拿起耳機或只是摘下耳機,播放就會暫停,然後耳機在兩分鐘後關閉。一旦您重新戴上耳機,它就會重新打開並恢復播放。該系統的流動性和可靠性是完美的,讓您無需管理設備的開啟或關閉,使其在日常使用中非常實用。
![](http://webbedxp.com/tech/misha/app/uploads/2017/10/BowersW-PX-usb.jpg)
最後,Bowers & Wilkins 兌現了其宣稱的 22 小時電池續航力的承諾。我們的測試測得,在啟用降噪功能的情況下,850 mAh 電池使 PX 的使用時間達到 24:16。如果沒有它,我們就會持續到 30:19。另一方面,一旦電池電量耗盡,即使使用隨附的插孔電纜將耳機插入音源,也將無法使用耳機。另請注意,如果插入後者,耳機上的播放控制按鈕將不再有效。如果沒有電纜上的附加遙控器,您將不得不從口袋裡拿出智慧型手機來更改曲目或調整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