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 16 吋 MacBook Pro 延續了上一代產品的發展軌跡。它保留了精心設計、品質卓越的 micro-LED 面板,並配備了 M2 Pro 豐富的承諾、強大的功能和自主性。
在高階 MacBook Pro 配備 Apple Silicon 晶片近 15 個月後,這家庫比蒂諾巨頭再次做到了這一點。他更新了他的兩台最強大的筆記型電腦,從而推出了 M2 的新版本、Pro 和 Max 版本。 14 吋和 16 吋 MacBook Pro 上都有兩款 SoC,並且是為這些機器量身定制的,即使我們也看到 M2 Pro 出現在 Mac mini 上,而且 M2 Max 很可能也會出現在 Mac mini 上。未來的更新Mac工作室。
蘋果已經表明,它對晶片的掌控能力,它在CPU 和GPU 核心數量以及功耗方面的表現,市場上很少有競爭對手能夠做到,甚至目前在這種性能水平上還沒有競爭對手能做到。 M2 Pro 為 MacBook Pro 2023 帶來了什麼?我們在 16 吋型號上進行了測試。這是我們的判決。
設計、人體工學和連接性,連續性和進步之間
與 2021 年一樣,Apple 提供了一款具有無可挑剔的表面處理的外殼,其中鋁材佔據了主導地位。品質感覺不愧是蘋果產品,無須多言。
這觸控板它體積大、反應靈敏、非常舒適,並且產生的聲音幾乎可以成為 MacBook Pro 的標誌性聲音(如果妙控鍵盤按鍵的聲音尚未發揮這一作用的話)。打擊時間短、靈活,同時又非常穩定。即使在黑暗或強光下,背光也能確保良好的可讀性。 Mac 鍵盤無疑是市場上最好的鍵盤之一。 Touch Bar 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功能鍵和多媒體鍵,這始終是個好消息。我們仍然在鍵盤右上角的開/關按鈕中找到了 Touch ID 讀取器。它允許您解鎖用戶會話,還可以驗證購買或安裝。必須說,它的配置比 Windows 上更簡單、更快。
無論您是在玩遊戲、看電影,甚至是聽音樂,六個板載揚聲器都能提供強勁、細膩的聲音。當然,晚上提供聲音是沒有問題的,但您可以放心地將 MacBook Pro 用作額外的電視。
在 MacBook Pro 的側面,我們發現了現在常見的連接器,比以前更加多樣化,這很好。顯然不要尋找 USB-A 端口,您需要尋找適配器或購買 USB-C 週邊設備。因為我們有權使用USB-C 格式的三個Thunderbolt 4 端口,因此,還有一個SDXC 讀卡器,可以讓攝影師和攝影師的生活更輕鬆,還有一個HDMI 端口,能夠管理清晰度可以達到「at」的螢幕。
在無線方面,我們歡迎藍牙 5.3,尤其是 Wi-Fi 6E 的到來,這是迄今為止正式發布的最新開發成果,或者至少是真正為此建立了標準。因此,MacBook Pro 在相容的 Apple 裝置中僅次於 iPad Pro。這意味著兩個裝置之間的 AirDrop 傳輸將會更快。
我們對 MacBook Pro 和 Wi-Fi 6E 路由器進行了一些速度測試,發現當您距離路由器不太遠時,至少在短距離內,速度接近每秒千兆位元。當我們退後一步時,Mac 和路由器將很合乎邏輯地傾向於切換到 5 GHz。我們不會在這裡浪費時間提醒您網狀 Wi-Fi 的優點,它可以讓您充分利用 6 GHz 頻率。
最後,在配件方面,我們簡單談談 1080p 網路攝影機。即使我們覺得影像處理器正在努力斷言物體或臉部的輪廓,但在高光下的結果還是相當不錯的。清晰度顯然遠不如iPhone前置鏡頭模組,但對於視訊會議或每週與家人視訊打招呼來說,這是非常可以接受的。也要注意,即使一切都相對受到控制,當光線變暗時,數位雜訊在邏輯上也會顯現出來。
一塊優秀的板材,但它需要另一個未來
2021 年,我們對 Apple 整合到其高階專業筆記型電腦中的 Liquid Retina XDR 面板讚不絕口。她一直都在那裡。因此,16.2 吋型號擁有不少於 10,216 個 mini LED,分為 2,554 個區域——簡而言之,與上一代一樣。 3,456×2,234像素的解析度顯然很舒適,可以根據您是否想要更大的顯示器或為顯示的視窗和介面留出更多空間來進行修改。面板的分辨率足夠,因此我們不會產生一些不太好的計算機在該領域提供的鋸齒的印象。
我們的測量結果表明 XDR 面板(仍然)非常出色。然而,所得的結果在系統上比以前的模型稍差。
顯然,沒有什麼令人望而卻步的事情,但這塊板似乎在原地踏步。因此,基礎亮度為 456 cd/m2,比 2021 年差,但仍比我們測試的筆記型電腦的 46.5% 好。 HDR 中的明亮顯示峰值也略低。蘋果給的亮度為 1,600 cd/m2,我們測得的亮度為 1,382 cd/m2。即使是測量顯示顏色與其真實值之間差異的 Delta E 2000,也稍差一些,為 2.7,但仍然非常出色。
最後,對比度雖然保持在最高水平,但略有下降,為 45,560:1。我們距離OLED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坦白說,我們很難退縮。
我們不會回到缺口的情況。仍然很難證明它的合理性——例如,它沒有配備 Face ID 相機。我們甚至希望有一種動態島——即使它在非觸控螢幕上更複雜。但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這並不是什麼問題。最糟的情況是,這是一個習慣問題。
此外,內部技術真音等晉升始終在那裡,以確保更大的使用舒適度。無論是根據您的環境調整燈光的熱量,還是根據您所看到的內容調整面板的刷新。最大值始終為 120 Hz,也非常適合某些遊戲和影片。
然而,我們不免有些不耐煩,希望首款 OLED 型號預計2024年上市,將進一步提升這些優秀板材的水平。
M2 Pro,當 M2 世代變得嚴肅時
去年六月,WWDC 之後,我們有機會在新款 MacBook Air並在MacBook Pro 13。在 14 吋和 16 吋 Pro 機型中,蘋果顯然無法滿足於這種「入門級」SoC。
與上一代一樣,他因此選擇整合M2 Pro和M2 Max。前者為較便宜的 Pro 型號提供了屏障,而 M2 Max 則為真正需要它的人提供了展示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們還無法測試 M2 Max,無論是 14 吋型號還是 16 吋型號。我們能夠檢查的配置是一台 16 吋 MacBook Pro,配備 M2 Pro,具有 12 個 CPU 核心(8 個高效能和 4 個低功耗)和 19 個 GPU 核心,配備 32 GB RAM 和 2 TB SSD因此,它是現有的兩款M2 Pro 中效率最高的。預設可用的統一記憶體加倍,這也是該晶片可以管理的最大值。顯然,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我們的測試配置仍然價值 4,149 歐元。
提醒一下,適用於 Mac 的 Apple Silicon SoC 是基於統一記憶體原理,在 CPU 和 GPU 之間共享排列在晶片周圍的 RAM。例如,這使得可以將元件載入到記憶體中,然後晶片的兩個元件可以無差別地存取這些元件。與多年來 PC 中已知的經典模型相比,這是一種範式轉變,並且不利於性能或至少配置的比較。
無論如何,採用第二代台積電製程進行 5 nm 刻製的 M2 Pro 現在搭載了更多晶體管,總數達到 400 億。該 SoC 受益於 200 GB/s 的記憶體頻寬,並預計在中央處理器以及圖形處理器或神經引擎, 部分硬體負責執行由機器學習。在CPU方面,蘋果宣布提升高達20%,GPU提升高達30%,GPU提升高達40%。神經引擎與上一代相比。考慮到 M1 Pro 已經提供的功能,這設定的標準非常高。
提高性能…可控制
透過設計自己的晶片,蘋果不僅加強了其著名的硬體和軟體之間的整合。它還透過設計客製化晶片來實現其性能目標,幾乎完全控制其機器的進度。
2021 年,我們在 14 吋 MacBook Pro 中測試了 M1 Pro(8 個 CPU 核心、14 個 GPU 核心)。因此,我們保留它進行比較是合乎邏輯的。同樣,配備 M1 Max(10 個 CPU 核心、32 個 GPU 核心)的 16 吋 MacBook Pro 定義了非常高階的產品。這也是我們保留它的原因。最後,我們將去年 6 月發布的 13 吋 MacBook 添加到這個候選名單中,因為它搭載 M2,這是這一代的基本 SoC。
讓我們從兩個多平台工具所獲得的結果開始對M2 Pro的探索,這兩個工具的結果一代又一代、從一台機器到另一台機器都是穩定一致的,從而便於理論上的性能比較。第一個是 Geekbench,它將透過請求單一核心、然後是多個核心、最後是圖形部分來測量 CPU 效能。第二個工具是 Cinebench,它需要中央處理器進行大量計算 - 這也是為數不多的能讓我們聽到 MacBook Pro 風扇聲音的測試之一。
從 Geekbench 測試結果來看,在單核心中,M2 Pro 的效率分別比 M1 Pro 和 M1 Max 高 9.9% 和 10.3%。在多核心中,記錄的收益顯然要大得多。因此,M2 Pro 的效率比 M1 Pro 高 50.1%,比 M1 Max 高 17.6%。請注意,它比 M2 好 68.4%。
可以認為結果相當可靠,因為它們得到了 Cinebench 獲得的結果的證實。在這種情況下,M2 Pro 的得分為 14,785,比 M1 Max 高出 19.4%,比 M1 Pro 高出 54.1%,比 M2 高出 84.4%…
當我們轉向 Geekbench 的計算部分時,我們發現我們手頭上的 M2 Pro 比我們測試的 M1 Pro 強大 41.2%,但這並不是 M1s Pro 中效率最高的。我們還注意到,M2 Pro 在很大程度上優於我們在 13 吋 MacBook Pro 中測試的 M2,M2 有 8 個 CPU 核心和 10 個 GPU 核心。不出所料,核心數量並沒有給M1 Pro和M2太多機會。同樣,儘管 M2 Pro 的 GPU 核心非常高效,但與我們測試的 M1 Max 中的 32 個核心相比,它的作用並不大。邏輯受到尊重。
我們也看到,除了 M2 CPU 核心設計上的改進外,蘋果主要關注的是更多核心來承載負載。 M1 Pro 有 8 個 CPU 核心,而我們的 M2 Pro 有 12 個。
核心數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我們注意到的最大功耗較高的原因。然而,很難弄清楚 M2 Pro 與其前身相比消耗了多少。確實,在更大的面板和要求更高的SoC之間,放置遊標並不容易。但是,作為參考,以下是我們記錄的最大消耗量。搭載 M1 Pro 的 14 吋 MacBook Pro 的功耗上限為 53.3 W。 但最有趣的是,將 16 吋 MacBook Pro M1 Max 的功耗與 98.5 W 的功耗進行比較。根據我們的測量,其功耗高達116W。換句話說,同樣的平台,M2 Pro 的功耗比 M1 Max 更高。我們必須看看 M2 Max 最終會帶來什麼。更多的晶體管,更多的功率,但也增加了消耗?這似乎很合乎邏輯,因為雕刻過程的演變是最小的。
不管怎樣,在討論日常應用程式獲得的結果之前,讓我們先看看專用於 GPU 部分的最終綜合工具 GFXBench Metal 獲得的結果。
我們始終保留三個長椅在這個工具中。比較舊的一個(霸王龍),另一個正確使用當前晶片的(追車),不會給他們帶來困難,而且要求更高一些(阿茲特克遺址)。
在最後的長凳上,最好的 M2 Pro 無法領先於最高效的 M1 Max。再一次,心靈有其理性無法忽視的理由。 M1 Max 的效率提高了近 32%。另一方面,與M1 Pro相比,M2 Pro的效率提高了近43%,而M2 Pro和M2之間的差異正在擴大,因為它比入門級前輩強大了90%以上。正如您所了解的,SoC 架構的佈局和核心數量的線性增加會產生巨大的差異。
這種圖形殺傷力在遊戲中表現得很明顯。我們的(老化)參考標題,古墓奇兵之影,為 M2 Pro 提供 85 幀每秒,而在 1920 x 1080p 下,M1 Pro 為 42 幀每秒,所有設定均為最大值。每秒幀數的兩倍,我們顯然不會拒絕。尤其是除了這兩個數字之外,它還提供了一些可以玩的東西。我們在最近的、對圖形要求很高的遊戲中看到了這一點,例如NBA 2K23, 例如。最終,在 Mac 上玩遊戲的問題總是一樣的…遊戲在哪裡?
在 Steam 上搜尋一款蘋果遊戲,翻閱 Apple Arcade 的選擇,甚至仔細查看 Mac App Store,通常都會得出相同的結論。不管怎樣,MacBook Pro 都不是遊戲機。賭博– Windows 端的 Force 可以以更少的成本獲得更多的效能,但它最終會有所幫助。讓我們專注於日常應用程式的效能,其中大多數是專業應用程式。
Pro應用,舒服,很舒服
MacBook 顯然必須透過處理最嚴苛的應用程式來贏得 Pro 頭銜。我們選了五個:
- 手煞車,首先。它不是一個專業的應用程序,但它非常重要且有用,足以讓每個人都用它來衡量 Mac 的功能。
- 當然是 Photoshop,它被要求處理兩張厚重的照片並對它們應用一組濾鏡和校正。
- Final Cut Pro 則用於影片編輯。我們要求它執行不同的任務,從色彩校正到重新平衡白平衡再到視訊編碼。
- After Effects,如果有的話,這是一個專業的應用程序,它需要大量資源並且需要相當繁重的渲染。
- 最後,Logic Pro緩衝可用的。
對於手煞車,M2 Pro 比 M1 Pro 快 50% 以上,比 M2 效率高 64%。它甚至比我們在最新 16 吋 MacBook Pro 中測試的高階 M1 Max 還要好。
借助 Photoshop,現在可以在所有 Mac 上快速將我們的腳本套用到影像。它們被放在口袋手帕里。兩者效能上的微小差異最終表明 Adobe 的工具針對 Apple Silicon 晶片進行了特別好的最佳化。
Final Cut Pro 代表了Apple 領域的參考編輯工具之一,顯然,它與AdAdobe Premiere 相比,顯示出近20% 到13% 的增益,具體取決於我們將M2 Pro 與M1 Pro 還是M1 Max進行比較。核心數量的問題很重要,但是媒體引擎我們測試的一部分也很重要,其中包括將 8K 蒙太奇編碼為 4K。我們注意到 M2 Pro 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After Effects 為 M2 Pro 帶來了更明顯的優勢,在這個渲染操作上,它比 M1 Pro 快了 71%,比 M2 Max 快了 64%。
最後,Logic Pro X 尊重層次結構,但表明使用此工具,M2 Pro 幾乎可以與 M1 Max 一樣好。配置在 167 條軌道後飽和,而 M1 Max 為 175 條,M1 Pro 為 139 條。因此,在這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並且值得吸取教訓。對於某些操作,M2 Pro 可以與 M1 Max 競爭,如果您在上一代產品上不願意選擇最強大和最昂貴的 SoC,那麼這可能會很有趣,但 M1 Pro 似乎有點不公平。
在繼續我們的測試之前,讓我們先澄清兩件事。首先是M2 Pro沒有風門沒有,或者很少。要明白他並沒有因為太熱而降低自己的表現。老實說,風扇幾乎從不採取行動,而在鏈上串起令人精疲力盡的 Cinebench 會話似乎既不會嚇到它,也不會讓它感到疲倦。
第二件要記住的事情是,與它的前身一樣,無論是連接到電源還是使用電池運行,無論電池是充滿還是幾乎耗盡,MacBook Pro M2 Pro 都提供或多或少相同的性能。這看似一個小細節,但卻至關重要。這意味著使用它的專業人士將能夠在飛機上或現場繼續以 4K 格式編輯電影,以節省時間。特效渲染也是如此。即使沒有電源插座,也可以在現場預覽。一項重要資產。
自主,新紀錄!
Mac 向 Apple Silicon 晶片的過渡標誌著 MacBook 產品自主性的真正轉折點。如果 x86 晶片(其模組化方法接近 ARM)開始取得重大進展,那麼蘋果筆記型電腦仍將繼續主導 Windows PC 產品,提供目前無可比擬的每瓦效能比。
與智慧型手機領域的 iPhone Pro Max 一樣,16 吋 MacBook Pro 也定位於該系列的最高階。自 2019 年推出 16 吋型號以來,該型號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它擁有近 100 Wh 的電池,這是商業航班上允許使用的電動設備的最大電量。今年,16 吋 MacBook Pro M2 Pro 再次受益於相同的電池。它還受益於第二代 5nm Apple Silicon 晶片的生產和對 SoC 的改進。此外,有趣的是,我們的測試配置非常接近蘋果所說的 22 小時自主運作時間。
因此,我們對其進行了兩次常規的 01Lab 自主測試。第一個稱為多功能自主,模擬一系列日常使用(網路、電子郵件、影片等),直到電池完全耗盡。視訊串流中的第二個內容足夠明確,包括全高清檔案的循環和連續播放。
首先,搭載 M2 Pro 的 16 吋 MacBook Pro 2023 持續了 22 分 08 秒。一項紀錄,至今仍由16 吋 MacBook Pro,配備 M1 Max,我們於 2021 年 10 月進行了測試。後者已經到了下午 5 點 18 分,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在視訊串流自主性方面,16 吋 MacBook Pro 2023 並沒有提供如此出色的效能。不過,他也提升了長輩在這裡的表現。下午 2:04,這比 16 吋 MacBook Pro M1 Max 快了 42 分鐘。
這兩項測試顯然不能代表特定用途——例如,在60 GB 3D 場景渲染上編輯數小時,甚至編輯混合4K 和8K 鏡頭的視頻項目,這將更多地體驗到這款筆記型電腦的100 Wh 電池。然而,它們清楚地表明蘋果仍然掌握著主導權,並繼續提供卓越的每瓦性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