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模型。在競爭異常激烈的音訊領域,製造商的競爭重點是創新和性能。以至於品牌通常只推銷最高端的設備。當您想購買頭戴式耳機或入耳式耳機時,它們往往會超過 300 歐元,這讓您感到沮喪。幸運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沒有忘記大部分銷售涉及更實惠的產品。例如,豐富的 Jabra 系列就是這種情況,在我們的例子中是三星。憑藉 Galaxy Buds FE,韓國人甚至打破了真無線降噪耳機 100 歐元的價格;許多幾乎永久的促銷活動通常以 80 歐元的價格提供。
就最低品質而言,價格是最低的:很少有耳機的性能低於這個價格。因此,這是三星在這裡嘗試的一個真正的挑戰,三星顯然不想因為完全失敗的產品而損害其品牌形象。因此,打開產品時的第一個優點是外觀整潔。光滑的白色塗層不使用輕質塑料,這意味著不惜一切代價尋求經濟性。鉸鏈很堅固,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兩款耳機的內部材質相同,混合了啞光和閃亮的塑料。
拿到手後,我們首先註意到它們很小(19.2 x 17.1 x 22.2 毫米)且很輕(5.6 克)。 Galaxy Buds FE 不像一些真正的無線設備(AirPods 領先)那樣沒有桿,其主體被一條配有鰭片的軟塑膠條包圍(有兩種尺寸可供選擇)。透過安裝到耳朵的空腔中,該系統可以將它們完美地固定在適當的位置。即使在我們的跑步過程中,也不可能使其移動太多(但要小心,它們僅經過 IPX2 認證)。另一個觀察結果是,它們非常舒適,可以佩戴數小時而不會造成太大的干擾。可以說,三星的第一印象非常成功。
基本應用程序,僅適用於 Android
與所有現代耳機一樣,需要一個應用程式才能發揮其全部功能。在這種情況下,您必須安裝僅適用於 Android 的 Galaxy Wearable。因此,iOS 用戶已經可以在這種模式下劃清界限,但他們將無法充分利用這種模式。在主頁上,您可以先啟動降噪、將其關閉或切換到透明模式。一個部分可讓您管理觸控(位於耳機頂部的閃亮區域)。
提供不同的手勢,例如切換噪音控制、閱讀或打電話。但請注意,無法透過耳機控制音量。在「設定」部分中,您可以存取均衡器(僅提供預設)或連接埠偵測。然而,最後一個功能僅用於指示應在何處廣播您的呼叫;不幸的是,如果您在音樂播放過程中摘下耳機,音樂將不會暫停。
有限但有效的降噪
當然,在所有這些功能中,最先引起我們注意的顯然是降噪。我們確實注意到,入門級甚至中階型號的流程通常令人失望。在這些 Galaxy Buds FE 上,有兩個外部麥克風,負責捕捉周圍的聲音,然後進行分析,從而被內部處理器衰減。正如人們可能懷疑的那樣,我們與索尼、Bose 或蘋果設計的市場領導者的表現相去甚遠。不過,三星的耳機不僅出現在圖片中,衰減的感覺非常存在,尤其是在低音和中低音方面。除此之外,三星使用的技術效率太低。例如,一輛汽車從你身邊駛過時的引擎聲會被很好地掩蓋,但它的滾動噪音會很小。
因此,這限制了該過程的利益,但並不會使其無用。我們顯然希望它更有效率,但以這個價格很難找到更好的。對於透明模式也有同樣的觀察,這暴露了此處使用的麥克風的低品質。如果我們毫無問題地理解與我們交談的人,就會感受到一種隧道效應,並且傾向於將整個環境集中在一個特定點。如果您在啟動此模式的情況下移動,請小心,它不會真實地代表您周圍的事物;例如,駛向您的車輛的距離。
有益的均衡器
儘管無法手動調整頻段,但該應用程式的均衡器也非常有用。事實上,預設情況下,這些 Galaxy Buds FE 的聲音特徵並不是最討人喜歡的。儘管由聲音專家 AKG(隸屬於三星集團)進行了調音,但耳機還是需要為每個耳機使用一個 6.5 毫米感測器付費;與製造商現在使用的雙感測器系統不同銀河芽 2等耳機 2 Pro。因此,我們在這裡失去了很多精確度,特別是在低音方面,它受到這個單一揚聲器的影響,這顯然有點懶惰。一般來說,無論是低音鼓的敲擊還是鋼琴錘對琴弦的撞擊,起音都有點柔和。
然而,這標誌性的最大贏家是中音和高中音,構成這些 Galaxy Buds FE 的硬體提供了很好的服務。結果是清晰且突出的聲音,但有明顯覆蓋其餘頻譜的風險。為了補償這種不平衡,均衡器可以提供解決方案。與中音相比,「動態」預選稍微增強了低音,尤其是高音。與原始訊號相比,這具有重新平衡整體以提供更均勻訊號的優點。在這些條件下,這些耳機使用起來相當舒適。
最後,Galaxy Buds FE 的自主性綽綽有餘。根據我們實驗室的測試,由於每隻耳機均配備 60 mAh 電池(ANC 停用 9 小時 44 分鐘),我們無需充電即可輕鬆達到 6 小時 49 分鐘的激活 ANC 使用時間。因此,三星超越了其宣布的 6 小時和 6 小時的承諾。使用充電盒中的 479 mAh 電池(不含感應充電系統),您可以超過承諾的 21 小時整體電池壽命(停用降噪功能時為 30 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