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数十亿年前,大约有火星撞击地球,向太空喷出一大堆尘土,最终凝聚形成月亮。
这就是所谓的巨型撞击假说,并巧妙地解释了地球和月球的一些共同奇特特性,例如相同的矿物。
只有一个问题。根据行星科学家保罗·索西领导的一项新分析,实验行星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我们根本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曾经发生过如此巨大的撞击。
索西告诉 ScienceAlert:“根据追踪太阳系物质来源的每个同位素比率,地球地幔和月球的岩石是无法区分的。”
“由于这些元素的同位素在行星物质中差异很大,如果有任何撞击物的痕迹,我们预计它们的同位素比率会存在细微差异。然而,地球和月球之间没有发现这样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发生撞击,这两个天体一定是完美混合的——或者月球一定是以不同的方式形成的。”
这并不是说,巨大的撞击没有发生。这仍然是可能的。只是?好吧,我们不能真的假设它做过也一样。月球是如何形成的或许又重新落入了神秘的境界。
证据表明,可在预印本服务器 arXiv 上获取目前正在为 2024 年地球化学论述,是基于对迄今为止所有相关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证据的严格审查。
那么,如果没有发生碰撞,月球是从哪里来的呢?索西认为,地球和它的大型卫星只是由相同的基本物质形成的,因此没有必要引入任何假设的第三天体。
地球和月球是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它是仅限系统有两个大的球形天体,核心各有不同;月球并不比汞并且,如果它能自行漂浮,那么它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颗行星。
人们还认为月球也曾在帮助生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化。它有助于稳定地球的自转,并产生潮汐,帮助海洋循环。如果没有绕轨道运行的岩石质量,地球将会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
由于月球既稀有又重要,科学家们想知道它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它的起源可以揭示我们自己的故事,并帮助我们判断在广阔的宇宙中此类系统形成的频率。
巨型撞击假说并非错误。在太阳系早期,大约 45 亿年前,情况要混乱得多。当时有更多岩石四处乱飞,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幸存下来的行星和卫星上留下的陨石坑中确定。因此,婴儿时期的地球被某种足够大的物体撞击,形成一团形成月球的撞击碎片云,这并非不可能。
索西和他的团队在研究了现有证据后发现,问题在于地球和月球也类似。地球和月球上的元素的同位素比例(同一原子的不同形式,其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不同)是相同的。我们研究得越多,发现的就越多。
索西解释说:“最初,这种一致性仅存在于氧同位素中,但最近(自 2010 年代初以来),人们发现铬和钛也存在这种一致性——这两种元素都仅集中在天体的岩石部分。”
“此外,由于这些元素的同位素在行星物质中差异很大,如果有任何撞击物的痕迹,我们预计它们的同位素比率会存在细微差异。然而,地球和月球之间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差异。
“随后,许多其他元素(例如铁、钙、钼等)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这种现象偶然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小。”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地球和月球的年龄也大致相同,或者形成时间非常接近,大约综合起来,证据表明这两颗天体是由同一团物质云形成的。
这并不是说不会发生撞击;一次撞击将婴儿地球的所有组成部分粉碎,产生了一个环状物质,并合并形成了地球和月球两个天体。
但巨型撞击模型通常预测地球和月球的同位素比会有微小差异。根据现有数据,这些差异根本不存在,这意味着虽然不能排除巨型撞击的可能性,但我们应该排除那些产生与真实地球化学数据不一致结果的模型。
即便如此,“参数空间本质上是无限的,”索西说。
我们只是不知道 45 亿年前地球和月球是如何从一团星尘中形成的。进一步探究的一个方法是调查,这正是Sossi和他的同事正在研究的问题。
索西说:“化学和同位素证据现在已经足够有力,可以开始质疑月球形成的基本机制。”
“我们也很高兴看到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动力学约束如何相互关联,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的、全面的视角。我们能够跨学科地交流共同的问题,这最终将帮助我们找到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
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可以阅读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