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文描述的事件竹書記有人认为这是对明亮极光的描述。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近 3,000 年前的这一事件将是最早的此类事件的描述,其日期可能已确定。这一发现可能具有科学和历史价值,因为源头的位置意味着存在特别强大的地磁风暴。
《竹书纪年》讲述了中国从早期传说到公元 299公元前。《编年史》被埋在坟墓中近 600 年,直到公元三世纪才与其他几部经典文献一起被重新发现。其中一部分提到了北方天空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物体。
马里努斯·范德斯鲁伊斯,曾任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物馆馆长,早川恒博士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这篇文章太空研究的进展。他们得出结论,这不仅可能是对极光的描述,而且他们还能确定观察到极光的地点和两个可能的时间。
Van der Sluijs 和 Hayakawa 声称极光发生于公元前 977 年或 957 年,两者之间相差一年或一年,因为文献中提到极光出现在昭王统治的第 19 年或最后一年。如果他们是对的,那么这比之前最古老的极光记录早了大约 300 年。
他们写道:“我们已经将观测点设在镐京(北纬 34°14′,东经 108°46′)附近。”尽管公元前 10 世纪的北磁极比现在更靠近中国,但这仍然与极点相差近 40 度。只有会产生足够明亮的东西,在距离极地那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符合《好景》描述的极光并非史无前例,但很罕见——这大概就是人们认为它值得记录的原因。
太阳风暴与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独特的放射性同位素。对沉积物中放射性同位素浓度的研究表明,太阳活动出现了重大停滞,类似于 17 世纪,公元前 810 年至 720 年之间,有时被称为极小期。不久之后,亚述和巴比伦文献中开始出现极光的描述,圣经中也可能有极光的记载。
如果范德斯鲁伊斯和早川是对的,那么《竹编年史》提供了大极小期之前唯一可追溯的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太阳活动高峰的最小值时间,因为同位素测量只能提供该时期十年的活动水平。
《竹书纪年》的记载以前曾被研究过其天文意义,但有些人认为解释它指彗星,而不是极光。即使是那些认为它指的是极光的人,之前也不确定日期和地点。由于《编年史》有两个版本,分别称该事件为北方天空中的“模糊的星星”或“五色光”,因此对它的识别也存在混淆。范德斯鲁伊斯和早川认为后一种说法更为真实。这种描述与其他作家对明亮极光到达罕见纬度时的描述有相似之处。
如今,中国唯一可以看到北极光的地方是漠河,绰号“中国北极城”。漠河与俄罗斯接壤,地处极北,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同时看到北极光和午夜太阳现象的地方(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
Van der suijs 此前曾发表过一篇论文岩画图像被认为描绘了极光。然而,尽管这些图像几乎肯定早于《竹书纪年》,但即使解释正确,也很难准确确定它们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