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新的数字身份服务信任框架(DISTF)规则是该国推出一系列数字身份服务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预计这些服务将包括数字驾驶执照、银行身份证和行业认证,可通过认可的数字身份证进行访问钱包或应用程序。
规则适用于信任框架提供商及其提供的认可服务,旨在确保隐私和安全,并让用户更好地控制其数据。因此,该机构发布的文件信任框架权威列出了服务提供商满足身份识别标准下的信息和身份验证标准的各种要求,隐私法和其他立法。
新规则和认可系统于2024年11月8日正式生效。制定生物识别规则的身份验证保证标准于10月1日上线。
据全球政府论坛报道,政府数字化部长朱迪思·柯林斯 (Judith Collins) 表示,更新的数字身份服务框架的宣布“为安全的未来铺平了道路”数字身份服务,”特别是在以用户同意为中心方面。
“使用经过认可的数字身份服务可以更轻松地安全地共享您的信息,有助于防止身份盗窃,并让新西兰人更好地控制自己的信息。”选择加入的用户数字身份证将控制“他们分享什么信息以及与谁分享”。
在这方面,该系统的目标是数据最小化和选择性共享,这是一个关键概念数字身份– 可以安全、重复使用、由所有者控制的凭证,发证机构和验证方均不知道其具体用途。根据规则,“凭证呈现必须仅呈现用户已授权呈现的属性”,并且“信任框架提供商不得跟踪或关联凭证验证活动。”
证书符合 W3C VC、ISO/IEC 18013-5 mDL 模型
在 X 上发帖,Otto Mora 的私人身份证请注意,有关凭证的部分允许遵守 W3C 可验证凭证数据模型或 ISO/IEC 18013-5 移动驾驶执照 (mDL) 应用程序。猜拳说在隐私方面,为两种模型的实验敞开大门是正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