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隐私信息中心(史诗)敦促荷兰数据保护局保护学生和员工免受情绪识别的危害。
欧盟禁止在欧盟市场上开发、部署和放置用于工作场所和教育机构的情绪识别系统,出于某些医疗和安全原因的例外情况除外。然而,荷兰数据保护机构 Autoriteit Persoonsgegevens (AP) 发起了咨询,要求就该禁令的实施情况提供反馈。
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 EPIC 敦促美联社对情绪识别系统进行广义定义,要么不允许其使用豁免,要么狭义地解释医疗和安全豁免。 EPIC 的建议是基于“完全缺乏这些系统有效的科学证据”,该组织写,并且它们“违反”了《欧盟基本权利宪章》和其他欧盟法规中规定的各种保护措施。
EPIC 定期倡导保护公民自由和隐私权,重点关注生物识别监控,此前曾就以下问题向 FTC 提出投诉:使用情绪识别的求职筛选工具。此外,它还有向美国教育部提出建议情绪识别的危害,并警告美国司法部情绪识别技术的侵入性。
基于人工智能的情绪识别系统根据心率、皮肤湿度、语气、手势或面部表情等生物识别数据来预测个人的情绪状态。然而,“情绪识别”背后的科学却很难被理解为科学。原因很简单,根据一个人的外在特征很难客观地衡量内心情绪。
例如,一个熟练的电影演员可以被解读为悲伤、痛苦或极度快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地体验着自己内心的这些情绪。研究人员发现面部表情可以传达不同的情绪状态而且这些在不同的文化、情况下,甚至在同一情况下的不同人之间也可能有很大差异。
因此,“客观”评估情绪是用词不当。此外,此类技术可能会表现出基于种族、性别和残疾的歧视。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兼律师 Natalie Shard 最近在《对话》的一篇文章中解释了为什么她认为澳大利亚政府应该针对此类技术的使用制定具体法规,您可以阅读这里。
文章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