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 2018 年以來,山地大猩猩一直被認為是瀕臨滅絕的物種,現存個體數量約為 1,000 只。
-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他們的人數一直在增加,從 400 人躍升至 1,069 人。
- 山地大猩猩可以通過它們獨特的鼻印來單獨識別。
自 2018 年以來,山地大猩猩一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列為瀕危物種。 儘管如此,它們的數量在過去 40 年中一直在穩步增加。 四十年前,山地大猩猩的數量 維龍加山脈被列為只有 240 個人. 儘管如此,根據新的報導,這個數字已經增加到 1,069,這是個好消息。
生活在烏干達的人口從2011年的400只增加到2018年的459只。山地大猩猩是東部大猩猩已知的兩個亞種之一,目前生活在兩個棲息地。
什麼是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是猿和猴子的後代,在 3000 萬年前的漸新世時期可以在阿拉伯和非洲發現。 它們在900萬年前進化成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有更長更厚的皮毛,這將它們與其他大猩猩物種區分開來,使它們更容易在寒冷的溫度下生存。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特定的鼻印來識別,這對於每隻大猩猩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 雄性通常比雌性大; 平均而言,它們可以長到 59 英寸高,430 磅重。雌性平均身高 51 英寸,體重 220 磅。然而,它們可以長得比這大得多。
它們與其他種類的大猩猩共享相同的深棕色眼睛。 山地大猩猩主要生活在陸地上,使用四肢移動。 他們可以爬樹,用兩隻腳奔跑,但很少這樣做。 它們是食草動物,主要吃各種植物的葉子、莖和芽。 它們一天消耗大量植被,雄性山地大猩猩每天最多可以吃掉 75 磅的食物。
人口在增長
幾十年來,山地大猩猩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現在正在緩慢但肯定地繼續恢復。 在過去的七年裡,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烏干達之間山區的大猩猩數量從 400 只增加到 459 只。 這意味著這些類人猿的總人口現在報告為 1,69 隻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棲息在兩個棲息地。 一組位於維龍加山脈,另一組位於烏干達邊境,該地區被稱為 Bwindi-Sarambwe 生態系統。 1980 年代,維龍加山脈的這種大猩猩亞種的種群數量僅為 240 只。 經過數十年的狩獵、疾病和一般棲息地喪失,它們的數量急劇減少。
經過大量的努力、監測和保護; 然而,他們的人數開始穩步增長。 這種積極的變化使 IUCN 將山地大猩猩的地位從“極度瀕危”變為“瀕危”。 維龍加山脈的種群擁有大約 600 隻大猩猩,而烏干達的另一個棲息地擁有 459 只。
保護工作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數量的增長是值得慶祝的,但也應作為呼籲政府和各種專家繼續合作努力拯救盡可能多的瀕危物種的信號。 這一壯舉被認為特別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山地大猩猩不斷面臨著多少威脅。 其中一些包括偷獵、疾病傳播、內亂和棲息地侵占。 這種人口增長的趨勢長期難以維持,需要各機構的配合。 山地大猩猩仍然被認為依賴於保護,這意味著讓它們完全自由地生活並且沒有觀察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