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是商品,因此,價格比股票和債券等更穩定的投資往往會看到更大的價格波動。對石油價格有幾種影響,我們將在下面概述其中一些。
關鍵要點
- 石油價格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對石油出口國(OPEC)(歐佩克),俄羅斯等獨立石油公司以及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等私人石油生產公司等生產商製造的決定。
- 像任何產品一樣,供求定律會影響價格。
- 可能破壞生產的自然災害,以及產生石油的國家的政治動盪都影響了定價。
- 生產成本會影響價格以及存儲容量。
- 儘管影響力較小,但利率方向也會影響商品的價格。
歐佩克影響價格
歐佩克或石油出口國的組織是石油價格波動的主要影響者。歐佩克是一個聯盟,截至2024年,它由12個國家組成:阿爾及利亞,剛果,赤道幾內亞,加蓬,伊朗,伊拉克,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亞,尼日利亞,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拉伯阿拉伯阿聯酋和委內瑞拉。
根據2022年的統計數據,歐佩克控制著全球79.5%的石油儲量供應。該財團設定了生產水平以滿足全球需求,並可能影響石油和天然氣通過增加或減少產量。
2014年之前歐佩克誓言要在可預見的將來將石油價格保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但在那年中旬石油的價格開始跌倒。它從每桶100美元以上的峰值下降到每桶50美元以下。在這種情況下,歐佩克是廉價石油的主要原因,因為它拒絕削減石油產量,導致價格下跌。
供求影響
與任何商品,股票或債券一樣,供應法律和要求導致油價變化。當供應超過需求時,價格下跌;當需求超越供應時,逆也是如此。
2014年石油價格的急劇下跌歸因於歐洲和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降低,再加上歐佩克的石油穩定供應。過量的石油供應導致石油價格急劇下跌。金融危機,像2008年的大衰退,也可能導致天然氣和石油價格急劇下跌。
儘管供需會影響石油價格,但實際上是石油期貨才能設定石油價格。一個期貨合約對於石油來說,是一項具有約束力的協議,該協議使買方有權將來以設定的價格購買一桶石油。正如合同中闡明的那樣,石油的買方和賣方必須在特定日期完成交易。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是可能導致石油價格波動的另一個因素。例如,當卡特里娜颶風在2005年襲擊美國南部,影響了美國石油供應的20%時,每桶石油價格上漲了約14美元。2011年5月,密西西比河的洪水也導致石油價格波動。
政治不穩定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中東的政治不穩定會導致石油價格波動,因為該地區佔全球石油供應的份額。例如,由於動盪和消費者擔心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一桶石油的價格達到了128美元。
生產成本和存儲
生產成本可能導致石油價格上漲或下跌。雖然中東的石油相對便宜,但加拿大的石油在艾伯塔省的石油油砂更昂貴。一旦廉價油的供應耗盡,如果剩餘的油在焦油砂中,價格就可以提高。
美國的產量也直接影響石油價格。由於該行業的供應太多,產量下降會降低總體供應並提高價格。
2024年4月,美國的平均每日生產水平約為1325萬桶石油。平均產量雖然波動,但可以向下趨勢。因此,每週一致的下降造成了油價上升壓力。
轉移到存儲中的石油呈指數增長,關鍵樞紐的儲罐很快就填充了。截至2024年4月,Cushing的存儲中心約有3400萬桶,估計總容量約為1億桶。
利率影響
雖然意見好壞於此,但現實是油價和利率有一些相關性在他們的動作之間。但是,它們沒有密切相關。實際上,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利率和石油價格的方向。有時這些因素是相關的,有時它們會彼此影響,有時沒有押韻或原因。
基本理論之一規定,提高利率提高消費者和製造商的成本,這減少了人們花費的時間和金錢。道路上的人較少,這意味著對石油的需求較少,這可能導致石油價格下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其稱為反相關。
從同樣的理論來看,當利率下降時,消費者和公司能夠更加自由地借錢和花錢,這推動了對石油的需求。石油的使用越多,消費者越來越多。
另一種經濟理論建議,上升或高利率的利率有助於加強對其他國家貨幣的美元。當美元強勁時,美國石油公司可以在每美元花費的每一美元就可以購買更多石油,最終將節省的錢傳遞給消費者。
同樣,當美元的價值低於外幣時,美元的相對強度意味著購買石油比以前更少。當然,這可能會導致石油變得更加昂貴,而美國消耗了全球20%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