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感受器是檢測有害刺激的受體,是將此類訊息從週邊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所必需的。甲殼類動物,例如岸蟹,廣泛應用於科學和水產養殖。了解他們是否會經歷疼痛對於改善他們的福祉至關重要。評估疼痛的一項關鍵標準是傷害感受器的存在。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哥德堡大學、阿爾加維大學和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的科學家調查了傷害感受器的存在岸蟹(鯽魚)透過檢查中樞神經系統對兩種潛在有害刺激(即機械刺激、化學刺激或乙酸)的反應。他們的結果表明,螃蟹身體周圍的 32 個區域表現出對有毒化學物質做出反應的假定傷害性反應,其中許多區域具有額外的機械敏感性。
最近的科學證據表明,十足目甲殼類動物,如龍蝦、螃蟹、對蝦、小龍蝦和蝦,可能能夠感受到疼痛。
然而,有關傷害感受器(即檢測有害刺激的受體)存在的資訊仍然有限。
雖然已經觀察到傷害性或與疼痛相關的行為,但需要傷害性感受器的電生理學證據來確定哪些類型的傷害性刺激可能會造成疼痛。
哥德堡大學動物生理學家林恩·斯內登博士說:“如果我們要繼續食用貝類,就需要找到痛苦較小的方法來殺死它們。”
“因為現在我們有科學證據表明它們都會經歷疼痛並對疼痛做出反應。”
在他們的研究中,Sneddon 博士和同事調查了岸蟹體內各種軟組織中是否存在傷害性反應。
這種甲殼類動物因其廣泛的分佈和有據可查的生理學而被選為模型。
對大腦或食道環神經節進行電生理記錄,以回應機械和傷害性刺激。
「我們可以看到螃蟹的軟組織中有某種疼痛感受器,因為當我們將一種潛在疼痛的化學物質(一種醋)塗抹到螃蟹的軟組織時,我們記錄到大腦活動增加,」埃萊夫塞裡奧斯·卡西烏拉斯(Eleftherios Kasiouras)說。哥德堡大學的學生。
“當我們對螃蟹身體的幾個部位施加外部壓力時,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
“眾所周知,所有動物都需要某種疼痛系統來應對避免危險。”
“我認為我們不需要測試所有甲殼類動物物種,因為它們具有相似的結構,因此也有相似的神經系統。”
“我們可以假設蝦、小龍蝦和龍蝦也可以向大腦發送有關疼痛刺激的外部信號,大腦將處理這些信息。”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需要找到更人道的方法來處理甚至殺死甲殼類動物。
目前,與我們吃的哺乳動物不同,甲殼類動物是被允許活切的。
「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找到殺死貝類的更少痛苦的方法,」斯內登博士說。
這學習於2024年10月22日發表在期刊上生物學。
_____
埃萊夫塞里奧斯·卡西烏拉斯等人。 2024.十足目甲殼類動物的假定傷害反應:海岸蟹(鯽魚)。生物學13(11):851; doi:10.3390/生物學1311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