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來,公眾無法確定人造氣候變化的存在。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美國公眾對變暖星球的關注並沒有穩步增長或減少,而是上下行動。但是,究竟是什麼推動了這種對氣候變化意見的觀點?
水平公眾對這個全球問題的關注新研究表明,主要受政治領導人和倡導團體的動員努力的影響。
研究人員羅伯特·布魯爾(Robert Brulle)在一份聲明中說:“只要政治精英就這個問題傳達矛盾的信息,關於氣候變化的公眾輿論可能會保持分歧。”
為了得出結論,布魯爾和他的同事在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間進行了74次獨立的國家調查的數據。這些調查要求84,086名受訪者評估他們歸因於氣候變化的威脅水平(某些調查使用了不同的詞語來描述現象,例如全球溫暖和溫室效應)。研究人員使用這些信息來創建“氣候變化威脅指數”,該指數為公眾對一年中的每個季度的關注分配了價值。
接下來,他們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評估他們認為的五個因素,應考慮到不斷變化的關注程度:極端天氣事件,公眾獲取準確的科學信息,媒體報導,政治精英職位以及倡導團體的努力。
例如,為了研究倡導的影響,研究人員算出了有關環境和保守雜誌氣候變化的故事數量,以及紐約時報的數量提到了阿爾·戈爾(Al Gore)的數量“不便的真理,“在2002年至2010年之間。
研究人員還研究了一些可能影響公眾對環境的關注的其他控制變量,例如失業率和國內生產總值(如果公眾高度關注這些經濟問題,那麼他們就不太可能擔心氣候變化)。
將所有這些信息插入計算機模型之後,他們發現訪問科學信息對公眾對氣候變化的看法的影響很小,而極端天氣則沒有明顯的影響(哪個與2011年的研究略有對比)。媒體報導似乎具有重要的影響,但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種覆蓋範圍與其他因素(例如政治觀點和經濟狀況)密不可分。
現在,由於目前的關鍵因素,研究人員試圖創建一個敘述,以解釋公眾輿論的重大轉變 - 這發生在2004年,2007年和2010年,分別為26%,41%和28%的蓋洛普民意測驗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氣候變化很大”。 (自1990年以來,這一百分比從未超過41%,而在1990年代後期下降到24%時,只有一次低於26%。)
研究人員指出,在2006年至2007年之間,主要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共同提倡氣候變化立法。大約在同一時間,“一個不便的真相”上映,隨後獲得了奧斯卡獎,而經濟仍然相對穩定。
但是從2008年開始,共和黨的反環境投票逐漸增加,在2010年達到頂峰。此外,媒體對Al Gore的紀錄片的報導逐漸消失,並且2008財務崩潰導致失業率增加,而GDP下降。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任何提高對氣候變化認識的溝通策略都必須與更廣泛的政治戰略相結合。
研究人員在2月3日在網上發表在《氣候變化》雜誌上的研究中寫道:“政治衝突最終通過政治動員和行動主義解決了。” “為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進一步努力需要考慮到這一點。”
更正:此故事已更新以糾正期刊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