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量子物理學中,糾纏的顆粒保持連接,以使對另一個的作用影響另一個,即使在大距離隔開時。如此激動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現象稱其為“遠處的怪異動作”。量子物理學的規則指出,在所有可能的狀態中都存在未觀察到的光子,但是在觀察或測量時,僅表現出一種狀態。自旋在這裡描述為旋轉軸,但實際顆粒不會旋轉。當一對粒子(例如光子)在物理上相互作用時,就會發生糾纏。通過特定類型的晶體發射的激光束會導致單個光子被分成成對的糾纏光子。光子可以距離大距離,數百英里甚至更高。當觀察到時,光子A處於上旋轉狀態。糾纏的光子B雖然現在很遙遠,但佔據了相對於光子A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為下旋轉狀態)。光子A和光子B之間的狀態轉移的速度至少是光速的10,000倍,甚至可能是即時的,無論距離如何。提出的實驗會將糾纏對的一個光子發送到軌道國際空間站,約310英里(500公里)的距離。這將是經過實驗測試的最大距離。